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現象,似乎我們現在人類的體溫已經不再是之前的37℃了。
在過去的時候,當我們人體感染病毒,感冒或者發燒的時候,醫生在測量體溫時,總會以37度作為正常體溫的衡量標準。
但是似乎現在人類的正常體溫早已經下降到37℃以下了。
2020年美國斯坦福大學曾經做過這樣一份調查報告。
他們找到了1862年8萬名戰士的體溫監測數據,然後又對比從2000年開始到現在人類的正常體溫。
實驗結果出來以後,讓科學家們都感覺到不可思議。
美國男子的平均正常體溫竟然下降了0.59℃,而美國女性的正常平均體溫下降了0.32℃,這也就是說美國成年人的正常體溫已經確定下降到37℃以下了。
哈佛醫學院附屬布萊根婦女醫院曾經也發表過一篇相關的論文。
他們對35488名成年人做了一次體溫監測試驗,抽選的這35488名成年人都是身體健康,沒有服用過抗生素,也沒有打過激素的成年人。
所以整個實驗在控制變量的方面相對來說比較可靠一些。
最後專家給出的實驗結果是,在這3萬多名的成年人裏面平均的口腔溫度為36.6℃。
這也就進一步證明了我們人體的正常體溫已經下降到了37℃以下。
而對於人體的體溫為什麼在近幾十年以來會大幅度地下降,科學家給出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第一方面是跟人類的生活環境有關。
從地球的大氣候環境來分析,似乎在工業革命以來,我們全球面臨的最大的一個困難就是溫室效應的加劇,尤其是今年夏天多地連續發出高溫預警。
在這樣一個高溫的環境下,空調就成為了大家避暑的一個重要的高科技產品。
人類長期生活在低溫舒適的環境里,因而會造成人體出汗量會大幅度的減少。
這樣就會造成一個後果,使得我們人體的體溫調節中樞也就沒有之前那麼敏感了。
第二方面的原因是因為我們人類在現代社會已經缺乏運動。
大家反觀我們現代社會的科技發展,似乎我們人類的體力活動正在一天天的減少。
包括一些中小型企業,在很久以前,他們都是靠大量的人力來完成工作,但是近幾十年以來,隨着技術不斷改進,大量的機器作業替代了原有的人工作業。
所以人類從事的體力活動就在不斷地減小。
活動量減小了,也就造成了我們人體的新陳代謝不斷地減少,從而降低基礎代謝率。
這也就是造成了我們人體體溫在不斷下降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當然也有人說過這樣一個推測,隨着人體體溫的降低,我們人類的平均壽命會不斷地升高。
當然這也並不是妄加推測,在背後也有一定的科學道理,我們就拿人體的新陳代謝來說。
人體的溫度降低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人類缺乏運動了,而運動量又決定了人體的新陳代謝,新陳代謝減少了,這樣會更加有利於人體的壽命延長。
在之前的話題中,我們也曾經提到過人體的壽命和新陳代謝以及細胞分裂之間的關係。
細胞在一生之中會隨着染色體端粒的不斷縮短,大約分裂50次左右。
而平均每一次分裂的時間間隔大約是2.4年左右。
如果新陳代謝減少,人類的活動量減少,那麼將會有助於拉長兩次細胞分裂的時間間隔。
手機前的大家認為我們人類為什麼體溫會大幅度地下降,把大家的看法留在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