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胃作為消化食物的主要器官,內部充斥這充滿腐蝕性的胃酸,通常情況下,胃的內壁充滿保護性的粘液以防止胃酸與胃壁接觸,如由某些原因導致胃酸增多或保護性粘液減少時,胃酸就可能接觸病損傷胃壁,造成胃炎。
現在生活節奏快、壓力大,使得大家的飲食習慣差、貪涼、貪辣,飢一頓飽一頓,這些都會導致誘發胃炎,本案例患者張女士就是因為飲食習慣差導致患上了胃炎。
【初識患者】
48歲的張女士是一名汽車售票員,由於工作的原因,經常不按時吃飯。一年前,張女士出現了間斷性胃痛癥狀,醫院在為張女士進行了胃鏡檢查後,發現她患了慢性淺表性胃炎,在吃了一段鋁碳酸鎂咀嚼片後,癥狀有所緩解。但前兩天,由於兒子學習不努力,張女士有些發愁,出現了情緒的波動後,間歇性胃痛再次出現,且癥狀更為嚴重,會伴有噁心的感覺。張女士吃了一周的鋁碳酸鎂咀嚼片後,癥狀並沒有減輕,為此找到了馬淑華教授進行看診。
【治療過程】
馬淑華與張女士進行了病情的溝通,在溝通中得知,張女士的癥狀為胃脘痛、噁心、打嗝、乏力、睡眠差、小便偏黃、大便不成型且質粘。張淑華通過望診發現,張女士舌質紅,苔薄白,脈弦。馬淑華教授結合檢查報告以及問診內容,斷定張女士患上了肝鬱氣滯引起的胃脘痛。
中醫認為,胃脘痛多由飲食不節,嗜食生冷,或憂思煩惱怒等因素導致奇蹟不暢,從而導致胃的病變,胃的受納、腐熟及消化功能又要依賴於脾氣的運化、肝氣的疏泄與腎陽的溫煦,為此需要舒肝和胃,理氣止痛。
結合張女士的他情況,馬淑華醫生遵循舒肝和胃、理氣止痛的治療原則,選擇了經典名方,柴胡疏肝散加減進行治療,於早飯或晚飯後,用溫水服用。
馬淑華醫生叮囑張女士,應注意飲食和生活的調理,改善不良飲食的習慣。在飲食選擇上,要選擇軟而易夏消化的食物,避免使用對胃有刺激的飲食,包括過於濃烈的香辛料和過熱、過冷的生活飲食,以及辛辣油膩的食物;在進食時要養成細嚼慢咽的習慣,以達到易於消化,減輕對胃部刺激的目的。馬淑華醫生告知張女士,近期要避免服用或盡量少服用對胃刺激性強的藥物,並保持好情緒。
【治療結果】
一個療程後,張女士前來複診,馬淑華教授看到她面色有所好轉。在溝通中,馬淑芬醫生得知,張女士的胃疼有所緩解,腫脹感已經消失,同時身體有了力度。馬淑芬醫生觀察到,張女士原本偏紅的舌質有所淡化,舌苔也厚了一些,脈向有力了許多,馬淑芬醫生鼓勵張女士繼續食用溫潤的飲食,保持良好的情緒,並按時用藥。
三個療程過去了,前來複診的張女士跟之前判若兩人,愁眉舒展的張女士開心的告訴馬淑華教授,她在遵循醫囑用藥後,胃不疼了,連記憶力都好了很多。
【專家提示】
馬淑華醫生提示大家,胃炎是一種慢性病,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特別注意養成良好的習慣,尤其是飲食、日常護理與心理護理。
患有胃炎的患者在飲食上要注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戒酒,在日常護理中要注意停用損傷胃黏膜的藥物,在心理護理方面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態。三管齊下,胃炎就將得到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