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江蘇的小穎,今年34歲,在上個月突然出現腹脹、腹痛等情況,本來只是偶爾出現,後來,發生頻率越來越高,還能明顯感覺到肚子發硬。
因實在是難受,就去醫院做了檢查,結果醫生在小穎的子宮內,發現了多個肌瘤,其中一個已經超出10厘米,難怪小穎會感覺到肚子不舒服。
可以說小穎的子宮已經被肌瘤佔據,甚至已經壓迫到盆腔及尿道以及膀胱了,如果小穎能夠仔細留意自己的身體變化,可能會發現排尿出現異常。
比較明顯的改變,就是排尿次數增多,可每次的排尿量卻比較少,還感覺排尿不是那麼的順暢,其實這些表現都有可能是子宮肌瘤的信號,若能早點發現,並及時的進行檢查,也不必發展到如此地步。
對於小穎的此種情況,切除的話,也是比較棘手,風險性會比較大,主要是肌瘤過大,且多發的肌瘤,幾乎與子宮相融,為避免讓子宮發生癌變,只能是進行子宮切除,才能徹底的切除所有肌瘤。
對於切除子宮這個事情,相信所有女性都是沒有辦法接受,可在生命面前,捨棄子宮保命是最佳的選擇,在此刻可能就會有不少女性開始後悔沒有好好保護子宮。
而小穎本可以避免切除子宮,只要切除肌瘤即可,卻因她沒有及時留意到身體的變化,還有就是不重視體檢,最終導致肌瘤肆意生長,只能靠切除子宮來保命。
雖然介意切除子宮,可又不得不切,最終,小穎被推入手術室,成功將所有的肌瘤都切除了,更加慶幸的是在病理檢測中,小穎的所有子宮肌瘤都是良性的。
也就意味着小穎在切除子宮肌瘤後,發生癌症的可能性比較低,算是安全了。也是讓小穎感到欣慰,只是失去子宮後,對身體造成的一系列影響,會讓小穎一時間無法釋懷。
切除子宮後,身體會有哪些轉變?
沒有月經,無法生育
子宮是月經的排出通道,也是受精卵着床,孕育出新生命的一個溫暖港灣,在失去子宮以後,也就會讓月經無法順利排出,主要是通道已經失去,因此,月經也就不再有了。
既然受精卵着床的場所,已經沒有了,也就代表女性從此失去了生育的能力,對於還有生育要求的女性來說,不論是對女性,還是對於一個家庭,打擊都會比較大。
卵巢衰老加快
子宮和卵巢之間是相互影響的,子宮可以給卵巢供血,而卵子的排出,會讓子宮內膜脫落,也就會形成月經,要子宮來排出月經。
還有就是卵子與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需要着床於子宮,卵巢分泌的雌激素,也是能滋養子宮,來保護子宮。
在失去子宮後,卵巢供血會受到影響,從而導致卵巢功能有所下降,若女性再不重視保養,也就可能會引起卵巢早衰。
兜不住尿,心理影響
女性的生理結構有所不同,尿道和子宮靠得比較近,在切除子宮後,對尿道自然是會產生影響,很可能會讓陰道脫垂,也就會出現漏尿的情況。
總是兜不住尿,對女性的心理影響還是比較大的,怕遇到尷尬事件,總是會在咳嗽、大笑或者稍微活動之下,就有漏尿現象,確實挺讓人糟心的。
除此之外,就是可能會影響到夫妻生活,心態不是很積極的女性,容易產生自卑感,或者是出現焦慮、抑鬱的心理,作為另一半,應該懂得理解和關愛。
那麼,查出子宮肌瘤,什麼情況下要切除子宮?
首先,看肌瘤本身
如果肌瘤的大小已經超出5厘米,就會存在惡變的可能性,為規避風險,需及時的切除。還有就是肌瘤的生長位置較為特殊,長在容易發生癌變的位置,比如子宮粘膜下和子宮漿膜下的肌瘤,也是需要切除。
以及病理檢測出存在惡性可能的子宮肌瘤,最好也是能早點進行處理,別因自己的猶豫,給癌症製造出機會。
其次,看身體表現
如果身體上已經出現不適表現,且對生活造成困擾,尤其是一些表現異常的突出,就更得要及時地去進行切除。
最後,影響生育或月經
子宮肌瘤,已經越來越常見,大多數患者都屬於良性的情況,對生活以及身體都沒有產生較大影響,而有些患者子宮長出的肌瘤,已經對月經,或者說受孕困難了,此種情況下,也是需要切除。
小穎的情況,其實,也是給所有女性敲響警鐘,對自己的健康要有所重視,定期檢查真的很有必要,需要明白一件事,就是子宮肌瘤大多早期無癥狀,很多人都是在檢查中意外發現子宮肌瘤。
就算是有癥狀,一些表現也容易被忽略,會當做小問題看待,也是容易導致肌瘤生長過大,增加癌變的可能性,希望女性能夠積極的做好定期體檢的工作。
參考資料:
1. 《子宮肌瘤的臨床表現病理特徵與診斷關係的研究》·東北師範大學,隋哲峰,曾憲錄
2. 《腹腔鏡下全子宮切除術效果及對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分析》·浙江省湖州市婦幼保健院婦保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