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各種疾病高發,例如咳嗽、感冒、關節疼痛、哮喘等等,所以秋季一定要扶正固本,除了養肺其他的器官也不能忽視。
秋季不能只潤肺
進入秋季後,人體內在的陽氣逐漸收藏,陰氣逐漸產生,內、外都出現正氣不足的現象,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襲,因此常有「多事之秋」的說法。
很多人都知道立秋後要潤肺防燥,常常會忽略對脾胃的保養。秋燥易傷肺,還會累及其它臟腑,導致本虛標實。
本虛指的是臟腑虛損,比如肺虛、脾虛、腎虛,導致身體的防禦能力不足,具體表現為神疲乏力、氣短少言、咳聲低微、腰膝酸軟、不思飲食等。
標實指的是臟腑功能下降,受到外邪侵襲後,導致寒凝氣滯、血瘀、痰濁等等,具體表現為痰多、黃痰、大便秘結、發熱惡寒、食積腹脹等等。
因此除了潤肺之外,也要重視脾胃的保養~
2個調理方
補肺健脾茶
藥材:太子參6g、黃精6g、黃芪6g、防風3g、白朮3g
太子參補肺健脾,黃精益氣養陰,黃芪益氣固表,白朮健脾,防風是引經葯。這幾味葯配合起來,能達到益氣補肺健脾,抵禦外邪的能力。
用法:加水500毫升到800毫升,煎煮後代茶飲。
潤肺補腎茶
藥材:太子參6g、麥冬6g、五味子6g、枸杞子6g、女貞子6g
太子參補肺潤肺。麥冬、五味子養陰納氣、補腎。枸杞子、女貞子是典型的補腎葯。
用法:加水500毫升到800毫升,煎煮後代茶飲。
秋季進補「素三寶」
除此之外,夏天由於吃多了冷飲冷食,人們的腸胃功能還沒調整過來,此時進補過於油膩反而會增加腸胃負擔,不如增加點素食潤燥養脾胃。
紅薯補脾
紅薯,北方人叫地瓜,它富含澱粉、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等多種營養物質,有「長壽食品」的美譽。《本草綱目》中記載「甘薯補虛,健脾開胃,強腎陰」,紅薯被中醫視為良藥。
紅薯中維生素A含量豐富,可護眼;膳食纖維可促進消化道蠕動,清理消化道,幫助排便;紅薯中的黏液蛋白是糖和蛋白質的混合物,能維護血管彈性、防止動脈硬化,緩解器官衰老;適當吃紅薯對人體益處多。
蓮藕開胃
中醫認為藕性寒、味甘。生吃,具有涼血、散淤之功;熟吃能益血、止瀉,還能健脾、開胃。
民間有「女子三日不斷藕」的諺語,蓮藕富含維生素C、微量元素鐵以及膳食纖維,營養價值高,同時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讓皮膚潤澤光滑。
煮熟後的藕能養胃滋陰、健脾益氣養血,適合因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肌膚乾燥、面色無華的人食用。
芋頭通便
芋頭是秋天進補素食一寶,是老幼皆宜的補品,對我們的健康有很多好處。芋頭性平,味甘、辛,能益脾胃,調中氣,化痰散結;可治少食乏力、久痢便血等病症。
芋頭含有一種天然的多糖類植物膠體,能增進食慾,幫助消化,有止瀉的作用;同時又有膳食纖維的功能,能潤腸通便,防止便秘;並且可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有助病後康復。
常吃素食,潤滑腸道,養護脾胃~
ps:本文圖片來源於合作版權圖庫和灸大夫,版權所有,請勿侵權!文章中分享的方子、灸療方案、手法等一定要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