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患腦卒中的平均年齡相比10年前要年輕了很多。調查顯示2007年時男性的發病年齡是71歲,2016年是68歲,女性也從75歲下降到了73歲,發病的平均年齡都在降低。另外,比較同期的數據,40~69歲年齡段患腦卒中的人增加了33~38%。數據告訴我們,腦卒中的發病已經是正在逐漸年輕化。
對於青年腦卒中的定義,世界上沒有通用的標準,通常是指發生於45歲以下的年輕人。青年發生缺血性卒中的發病率在2~4%,20歲年齡段的約為1%。年輕人發病的原因有很多,有與老年人原因相同,也有與老年人不同的特徵,再有就是遺傳因素和先天性異常等原因。但由於病因不同,應對方法也有不同,所以尋找起病的原因很重要。
青年腦卒中的原因包括:①有研究顯示,吸煙會使年青人的患病風險增加2.6倍。青年腦卒中患者吸煙的比例也很高,與老年腦卒中患者群相比,高出近1.7倍。②據偏頭痛患者的薈萃分析報告,有先兆性偏頭痛的人患腦卒中的風險會翻倍,提示與發作時的腦低灌注、腦動脈夾層和卵圓孔未閉等有關。③在妊娠與產褥期,血液過凝狀態和血管反應性變化等影響。④避孕藥雌激素會使風險增加2~4倍,但孕激素無影響。⑤毒品可刺激交感神經,使血壓上升,活化血小板,引起血管炎等。⑥抗磷脂抗體綜合征。⑦煙霧病等。
部分年輕人腦卒中發生的原因與老年人一樣,都是吸煙、大量飲酒、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等。遺憾的是,也有不少是原因未明。因此,與老年人腦卒中的不同之處是,其中有些人是難以找到病因。如果發病時的癥狀較輕的話,延誤診斷與治療的可能性也會增加,這些都是青年腦卒中的特點。
腦卒中產生的大小與嚴重程度,以及併發症和後遺症等情況的發生,對患者的預期壽命影響很大。有人從整體上進行了推算調查,顯示發生過腦卒中患者的平均余命,無論男女都是比實際存活年齡減少了10歲。簡單地來說,如果是得過腦卒中,人的壽命大約會縮短10年。
腦卒中的預防是從「零級預防」到「2級預防」。早期的「零次預防」是從年輕時即開始應該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其次是對患高血壓、糖尿病與高脂血症等基礎疾病,進行治療的措施稱1級預防,隨之是從1級預防進一步到1.5級的預防。在此階段,由於動脈硬化而導致,在大腦的各個部位會出現白色點狀的「白質病變」,包括頸部和大腦的動脈內膜增厚與狹窄等變化。因此,在1.5級的預防階段,應該在1級預防的基礎之上進行腦和頸部的血管,以及心臟血管的定期檢查與動態觀察。2級預防則是腦卒中後的再發預防,因此,介於1.5級和2級之間段是屬於腦卒中的風險預警區域。
這裡需要正確認識到的是,腦卒中與日常的生活習慣有着密切的關係。通常家人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是一致的較多,天長日久則易容養成相同的不良生活習慣有很多。另外,如果當父母當中有一方是有腦卒中的病史,應該是從年輕時開始就應該引起重視,患腦卒中的危險會增高。特別是父母都患有糖尿病的情況下,75%的人是易患上糖尿病。
生活習慣病是可以通過改善飲食生活、適度的運動習慣、良好的睡眠、戒煙戒酒等生活習慣來進行預防。但是,如果已經發現了早期動脈硬化的徵兆,那就更應該是首先從改變自己的日常生活開始預防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