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話題
「近視12000度是種什麼體驗」
上了熱搜

這位博主
分享了自己碰到的患者
並曬出了患者所佩戴的眼鏡



圖源網絡
因為度數太高
網友都被驚訝到了
紛紛留言討論






圖源網絡
近視12000度真的存在嗎?
浙江省眼科醫院高度近視專科醫生傅映暉表示:「從理論上來說,近視12000度是存在的,一般來說這種視力會伴隨着其他疾病」,「在門診中近視三四千度的也並不罕見。」
一般來說,近視超過600度就算高度近視了,近視超過1000度屬於超高度近視。3000多度的近視則無法常規通過電腦自動驗光儀驗出來,需要醫生根據眼軸換算加上經驗來驗光。
正常人的眼軸長度在22-24mm之間,而超高度近視的人眼軸長度超過了26mm,甚至達到36mm。「眼軸越長,視網膜發生病變的概率越高,甚至會出現裂孔、脫落等情況。」
近視與遺傳和環境有關,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是度數增加的直接行為。
醫生解釋,高度近視和超高度近視,和遺傳、環境有關。
「當你在看這條熱搜的時候,手機屏幕後的你是不是也是高度近視呢?」這個時代,
近視的人群,已經不分職業、不分年齡段了。「以前說老師、會計近視的比較多。現在所有行業都多,連我們醫生都有很多近視的。」,當醫生們進入學校進行檢查時,發現有的小學六年級近視的人數超過了50%,而一些中學的近視率則更高。
在門診中,醫生碰到過三歲孩子近視達到1000多度,這種是遺傳基因決定的;也有七八歲的小學生近視已經有七八百度,這就是「用手機和平板電腦陪伴孩子」的後果。
而處在生長發育階段的孩子,也要儘可能多地接觸大自然。「有研究證明,自然光線的變化是對眼睛有好處的。所以對於小朋友們來說,盡量跑去室外,即使是課間10分鐘,也可以去外面晒晒太陽,在自然光亮下放鬆眼睛。」
「現在近視率這麼高,和智能手機脫不了關係。」十年前,智能手機沒那麼普遍,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沒有那麼多人近視,甚至是高度近視。這些年,近視的人越來越多。
現在,大家手機不離手。地鐵里、會場上,甚至走着路、騎着車,都有人一定要盯着手機屏幕。
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是導致近視度數增加的直接行為。醫生表示,大部分人成年了,近視度數就會穩定下來,一般來說不會再增加。但是如今在臨床中也有成年人近視度數增加的情況,而且越來越多。
例如,一位30多歲的男子眼睛一直很好,從來不近視。但在他辭職待業期間,成天窩在家裡刷手機,後來因為視力模糊來醫院就診,檢查發現已經有100度的近視了。
所以說,對於視力的變化,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隨着近視度數的增加,別以為佩戴合適的眼鏡就萬事大吉。越是高度近視的人,就越容易發生眼部病變。」醫生介紹,比如白內障,一般人高發在七八十歲,而高度近視的人可能不到60歲就會患上白內障。
除了正確用眼之外,醫生建議,就像定期體檢一樣,有高度近視的人也需要定期給眼睛體檢,尤其是眼底(視網膜)的全面檢查,才能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如視網膜變性、裂孔等),以避免發生更嚴重的病變。這種定期檢查建議每年要進行一次。
早發現早治療,同樣適用於眼睛
網友們除了大受震撼
也紛紛表示
要愛護眼睛!


圖源網絡

來源:共青團中央、瀟湘晨報
編輯:木

關注「廣東共青團」B站、抖音、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