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膝蓋裏面,下方,兩側出現鈍痛,並且:
- 彎曲時隱隱作痛,有時候會有「摩擦」的感覺。
- 長時間坐着,站着久了,下樓梯,疼痛會加重。
- 按壓膝蓋骨感覺疼痛,有腫脹。
這些都是髕骨軟化症的癥狀,髕骨(膝蓋骨)下表面的軟骨發炎,軟骨是骨骼之間的「潤滑墊」,讓骨骼能夠彼此順暢滑動,遇到撞擊時還能起緩衝作用,一旦遭受損傷或者勞損,出現了以上的慢性炎症,就懷疑是髕骨軟化症的徵兆,如果儘早診斷和治療,炎症一般是暫時的,可以很快得到治療和解決。但如果不及時治療,逐漸發展成膝關節慢性疼痛,慢性炎症引起軟骨軟化和分解,最終導致膝關節炎,結果就很難逆轉。最終可能要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
它是怎麼發生的?
髕骨軟化症非常普遍,影響身體活躍的年輕人,也影響易患關節炎的老年人,軟骨軟化症的原因是膝蓋骨(髕骨)在大腿骨上的過度摩擦。當髕骨正常運動時,它會在一條叫做滑車的軌道中上下移動,這條軌道位於大腿骨上。如果髕骨受到了不正常的力量,把它向左或者向右牽拉,以及過度壓在大腿骨上時,就會引起過度摩擦,導致炎症和疼痛。
什麼原因導致的?
- 過度使用:例如跑步時髕骨不斷地在滑車上下滑動。任何微小的偏差都會增加摩擦,導致炎症,開始可能不知不覺,漸漸地感覺膝蓋疼痛,涉及的運動多種多樣,當運動過量時,運動姿勢不正確,都可能發生,尤其在跑步和跳躍運動中。
- 肌肉不平衡:大腿的肌肉(主要是股四頭肌,由四塊肌肉組成)控制着髕骨的運動。如果存在不平衡,一側肌肉比另一側有更強的拉力,從而導致髕骨偏離正常軌道,產生摩擦。
- 直接打擊或外傷: 膝蓋骨受傷也可導致炎症。
怎麼治療
髕骨軟化症分四級,從軟骨軟化,到侵蝕,變薄,最後骨骼完全暴露,如果發現得及時,可以通過以下保守療法治療:
- 休息/冰敷:主要目的是放鬆和消除炎症。
- 避免某些活動:按照醫生的要求,避免一些加重癥狀的活動和姿勢,例如負重情況下,膝關節伸展運動,弓步和深蹲。
- 藥物治療:阿司匹林,布洛芬和萘普生等非甾體抗炎葯可以減輕膝蓋的炎症和疼痛。
- 支具和綁紮:有許多不同類型的綁紮方法和支具用於治療軟骨軟化症。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不能在晚上或休息時佩戴,否則會引起血液循環障礙,腳和腳踝腫脹。
- 伸展鍛煉:有經驗的醫生能夠診斷出哪一塊肌肉導致了髕骨偏離,並且制定具體的鍛煉計劃來糾正不平衡。
髕骨軟化症能治好嗎?
如果已經涉及軟骨表面的破壞,就很難逆轉了。不過可以通過一些保守療法或者關節注射有可能控制癥狀,甚至可以一直保持無癥狀,如果已經發展到晚期,可能要進行修剪磨損或裂開軟骨的手術,對一部分患者奏效,但不能完全治癒,因此,早發現早治療尤其重要。
醫學科普,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