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平均每天有740人診斷癌症,現今的癌症防治策略要有那些改變?專家這樣說....

2022年09月05日11:16:12 健康 1427

9月3日,由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腫瘤篩查與防治專家委員會、江蘇省預防醫學會腫瘤預防與控制專委會、江蘇省癌症中心、圓心科技妙手腫瘤聯合舉辦「2022中國腫瘤醫院院長大會」在南京開幕,會議搭建全國腫瘤醫院院長學習、交流平台,探討腫瘤診療體系建設、技術規範、用藥管理、質量控制、技術應用等,促進與提高國內腫瘤診療能力。

江蘇平均每天有740人診斷癌症,現今的癌症防治策略要有那些改變?專家這樣說.... - 天天要聞

江蘇平均每天有740人診斷為新發腫瘤

健康中國15項行動之一的癌症防治行動,明確了到2022年和2030年,我國總體癌症五年生存率,分別不低於43.3%和46.6%的行動目標。

開幕式上,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表示,我國腫瘤防治形勢十分嚴峻,大眾應採取積極預防,醫防結合,早診早治,規範治療,對於降低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顯著的效果。一是要推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二是要推進實施癌症的防治行動,持續深化癌症篩查和早診早治工作;三是要進一步提升腫瘤診療質量水平,規範診療行為,四是要強化科技協作和技術創新,要加強癌症防治研究的投入,推動腫瘤診療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案、新策略的產出。

腫瘤防治一直是推進健康江蘇,推進健康中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江蘇省預防醫學會汪華會長表示,統計數據顯示,江蘇現在登記的每年27萬新發的癌症患者,有17萬因腫瘤死亡病例;全省每天平均約有740人被診斷為新發腫瘤,約有460人因腫瘤死亡。江蘇省衛健委這幾年印發或者是聯合其他部門印發了相應的文件,也制定了「健康江蘇2030」規劃、江蘇省推進腫瘤防治的工作實施計劃等等,進一步推動防癌抗癌的科普宣傳,推進早診早治早篩查,加強省、市的癌症中心建設。根據腫瘤的發病情況,來打造重點癌症的多學科聯合診療平台。

癌症70%-80%源自環境因素和生活方式

「一般研究認為,惡性腫瘤70%-80%源自環境因素和生活方式 ,20%與個體遺傳因素相關,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癌症是可以預防的。」江蘇省腫瘤醫院分子生物學研究室主任陳森清介紹,腫瘤發病機理複雜,它與環境因素、個體遺傳、生活與行為習慣密切相關,本質上是正常細胞發生了基因突變。

陳森清介紹說,近30年來的研究發現,儘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但對終末期癌症患者來說,5年生存率並沒有明顯大幅度提升。因此在癌症防治策略上要發生改變,由過去的治療,變為防、治、研、教、康全過程管理。尤其是將預防提到至關重要的位置。

江蘇平均每天有740人診斷癌症,現今的癌症防治策略要有那些改變?專家這樣說.... - 天天要聞

互聯網+」助力腫瘤病人全病程管理

出席論壇的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腫瘤中心的劉寶瑞教授表示,「腫瘤病人是需要長時間、全流程的醫學管理的。」劉寶瑞教授說,惡性腫瘤是迄今為止人類還沒有攻破的一個疾病,從診斷、治療到康復,全流程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當中,需要不同學科門類的醫生和護士從醫療層面對病人進行全流程的管理和服務。臨床系統如何為病人提供科學合理的全流程管理,這是作為醫院的管理者和各學科主任們不得不面臨的一個問題。

會上,南京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副教授曹磊博士就《腫瘤醫院智慧化建設探索與實踐》作出精彩分享,介紹了基於智慧管理、智慧醫療、智慧服務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的互聯網醫療服務平台構建,並通過圓心醫療科技在南京鼓樓醫院的案例落地,分享了面向智慧醫院的全院級互聯網醫療服務平台的前沿洞察。

曹磊表示,圍繞醫院精細化管理目標如何分解、落實、追蹤,如何整合醫生端、患者端入口,如何突破互聯網醫院建而不用的局面等醫院運營中的實際痛點,依據國家智慧醫院建設標準,打造面向智慧醫院的互聯網醫療服務平台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以高效聯動服務患者就醫、院內管理、臨床協作的三個業務目標,為患者提供流程便捷的線上線下一體化就醫服務。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于丹丹

校對 王菲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協和VS浙大4+4模式:浙江695分學霸班,無後門內幕曝光! - 天天要聞

協和VS浙大4+4模式:浙江695分學霸班,無後門內幕曝光!

近日,董小姐憑一己之力,將協和4+4培養模式,推入「錄取公平性」爭議漩渦,人們這才發現,上交大才是國內4+4模式最早的實踐者,3年後浙大也採用4+4模式培養醫學博士。不過,浙大的巴德年醫學班,以695分的變態高考門檻、20%以上的殘酷淘汰率,以及「純分數說話」的招生規則,硬生生撕開了醫學教育爭議的另一個切口——在公...
協和躺槍背後:浙大4+4醫學班695分起底,無後門規則引熱議 - 天天要聞

協和躺槍背後:浙大4+4醫學班695分起底,無後門規則引熱議

近日,董小姐憑一己之力,將協和4+4培養模式,推入「錄取公平性」爭議漩渦,人們這才發現,上交大才是國內4+4模式最早的實踐者,3年後浙大也採用4+4模式培養醫學博士。不過,浙大的巴德年醫學班,以695分的變態高考門檻、20%以上的殘酷淘汰率,以及「純分數說話」的招生規則,硬生生撕開了醫學教育爭議的另一個切口——在公...
張國棟棟樑大健康:運動後滋補,快速恢復身體活力 - 天天要聞

張國棟棟樑大健康:運動後滋補,快速恢復身體活力

運動能強身健體,但運動後身體會消耗大量能量,流失水分和電解質,及時合理的滋補有助於快速恢復身體活力,減少疲勞感。運動後首先要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可飲用淡鹽水或運動飲料,及時補充因出汗流失的鈉、鉀等元素。
瞳孔中央全白了!武漢25歲男子一夜之間眼睛看不清,醫生緊急提醒 - 天天要聞

瞳孔中央全白了!武漢25歲男子一夜之間眼睛看不清,醫生緊急提醒

在大眾的普遍認知里白內障往往是 50 歲以上人群的 「專利」然而武漢 25 歲的市民小吳卻在一夜之間患上了白內障經醫院檢查醫生判斷這一罕見病症與他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回想起自己患上白內障的經歷,25 歲的武漢市民小吳至今仍感到難以置信:「就一夜之間,睡一覺起來開始,左眼看不清了。然後慢慢沒過兩天,右眼也看不清了。...
應急科普丨假期返程 安全須知 - 天天要聞

應急科普丨假期返程 安全須知

" 五一 "假期餘額告急!返程高峰要來了!你是否已經踏上了返程之路?假期返程,安全第一!這份假期返程安全攻略一定要了解!來源:中國應急管理報社融媒體工作部...
明日立夏,切記:1不坐,2不去,3要吃,遵循老傳統 - 天天要聞

明日立夏,切記:1不坐,2不去,3要吃,遵循老傳統

明日立夏,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標誌着夏季的正式開始。立夏不僅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更承載着豐富的民俗文化和養生智慧。古人通過長期觀察自然規律,總結出一系列立夏時節的禁忌與習俗,以順應天時、調養身心。這些老傳統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深
81人因煙霧中毒,守護銀髮族,刻不容緩! - 天天要聞

81人因煙霧中毒,守護銀髮族,刻不容緩!

養老機構是老人們頤養天年的重要場所承載着無數家庭對長輩的牽掛與期望然而這裡人員密集老年人行為能力相對較弱一旦發生火災逃生困難極易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01上海2025年2月10日,上海市虹口區保寧路上一家養護院起火。消防救援人員第一時間趕赴處置,明火被撲滅,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02意大利當地時間2023年7月...
春季調理黃金期 一株薺菜化解十年寒濕 這樣吃效果翻倍 - 天天要聞

春季調理黃金期 一株薺菜化解十年寒濕 這樣吃效果翻倍

【陰陽調和湯】取帶根老薺菜3株(約200g),洗凈後與6枚草雞蛋、12顆去核紅棗、6片帶皮生薑同煮。水沸後輕敲蛋殼裂紋,轉小火燜煮10分鐘。特別注意:①保留根部藥效成分 ②不加調味品 ③經期暫停食用■ 四季活用技巧採摘開花結籽的老薺菜,晒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