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症需要一次頓悟: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

焦慮不是「不共戴天」的敵人,我們之所以為之痛苦,是因為我們有太多的、不切實際的「妄想」,不能正確評價社會現象的「妄想」,總希望破格錄取,從而製造了恐懼和焦慮的情緒。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 九,人本來就是矛盾的綜合體,小孩子總是在作業與要耍中抉擇,大人總是在事業與家庭中抉擇,最現實的莫過於一句話:

我拿起他就沒法牽你,我放下它就沒法養你!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漸漸的會明白,人有三千煩惱絲,無時無刻不在牽扯着,選擇了這頭,就會忽略那頭。我們需要做出的抉擇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直白點說,學會平衡,用相對輕鬆的方式與社會和諧共處!

我曾經也為這樣那樣的事糾結着,畢業才1年,家裡就催婚,而且要叫我自己買房買車,自己存彩禮錢,那時候才23歲,每個月除了基本開銷,其他的工資都存了起來,沒有一點自己的生活,每天就上班睡覺吃飯!

終於在3年後,買了房和車,在別人眼中,是比較努力的,教育孩子都要向我學習!

然而我卻得了焦慮症,整整九年時間才緩過來!


為什麼會焦慮?因為當時我感覺自己完全成了一台機器,不停的工作,沒有一點屬於自己的生活

我還是20多歲的小夥子,我也想像同事一樣,下班可以出去放鬆一下,周末可以出去旅遊一下!但是這不可能,思想沒轉過彎,就是焦慮+抑鬱!

我現在寧願什麼都沒有,或者說焦慮了9年,讓我除了房車以外已經一無所有,只有快樂的活着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