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1/4的孩子抑鬱,導致厭學,家長預防牢記「5不要」

文|瑩媽

《人民日報》公布我國青少年抑鬱檢出率高達24.6%,也就是1/4的孩子是有抑鬱的。

抑鬱的孩子最常見的是覺得生活沒有意義,這些孩子是不願意上學的,甚至休學在家擺爛,每天晝夜不分地玩手機的,現在連飯都不吃的,這會讓家長非常的焦慮。有些孩子即使上學也是被父母逼着去的,也不能好好的學習!

也就是我們在小時候把孩子帶好了,注重好孩子的心理健康了,那麼就可以大大地避免和預防孩子成年後的各種心理問題。

瑩媽以前在學心理學的時候,老師也經常提到:成年後的心理問題,都能在三歲之前找到根源!

所以身為父母不僅僅要給孩子吃好喝好,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心理健康,成年之後才有更少的問題。

要想避免孩子抑鬱症,家長養育牢記「五不要」

第一個:不要倉促地要孩子

比如說有一些夫妻兩個人感情已經出了問題,但是卻想着要不然我們生個孩子,要個孩子我們的關係就緩解了。

事實上,孩子並不是救世主,萬一兩個人感情本來就有問題了,再懷上孩子對孩子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甚至可能懷孕的時候還要想着打掉孩子,雖然胎兒他還沒有出生,但是他已經慢慢的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識,如果在胎兒期就被父母想過要打掉的孩子,其實更加容易出現心理的問題!

第二個:沒有特殊情況,不要隨意的剖腹產

因為順產對於孩子皮膚的擠壓是有非常大的幫助的,能讓孩子獲得安全感,這樣的安全感對於孩子來說也是非常彌足珍貴的。

如果是剖腹產的話,在後期我們更要多給孩子撫觸,多抱抱孩子,補充孩子的安全感,所以可以的話,媽媽最好是順產,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都有幫助。

第三個:三歲前不要經常更換撫養人

記得以前認識一個美國國籍的小女孩,在中國上幼兒園上學,她的媽媽在美國生了三個孩子,把三個孩子都送回中國上幼兒園。

主要是因為媽媽在美國生了三個孩子,每個月每個孩子都有一定的補助,而三個孩子的補助要比她自己上班的錢還要多,把孩子送回中國來撫養,這就大大地減輕了經濟的壓力。

其實美國有這樣的措施,主要是因為他們希望媽媽在孩子出生期間能夠專註地照顧孩子,給予孩子更好的照顧,讓孩子更有安全感!

如果媽媽實在沒有時間照顧孩子的話,在三歲前最好是固定有一個人撫養,因為每個人撫養的方式是不太一樣的,所以固定撫養人能讓孩子更容易有安全感,而且這個撫養人對孩子是真的喜歡真的愛,這就能讓孩子在童年時期擁有足夠的安全感,有助於孩子心理更健康。

第四個: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就會用威脅的手段,比如說孩子出去外面玩的時候哭鬧着不願意離開,媽媽就下狠心地說:「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這樣的一個威脅方式就是在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第五個:哭的時候不抱

國外有個心理學家叫華生,他當年就提倡孩子哭的時候不抱不哭才抱,這就是著名的「哭聲免疫法」,但其實對孩子的心理來說是極大的創傷,所以孩子在小的時候一定要多抱抱孩子,當孩子哭的時候就代表着需要媽媽,這時候媽媽及時的回應,及時的出現,給予孩子一個擁抱,對於孩子心理來說就是最大的安慰。

其實孩子在小的時候給孩子建立好安全感,讓孩子知道我的父母是愛我的,這個世界最安全的,即使我在外面受傷了,我的爸爸媽媽依然站在後面,我有一個幸福的港灣。

所以孩子只是在外面經受風吹雨打,他也能有信心也有能力去應對,這樣的孩子心理才能更健康,作為父母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時候給予孩子足夠的愛,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滿足孩子的需求,這樣才能讓孩子更有安全感。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