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短片精選bot
嗨~這裡是簡單心理Uni「心理短片精選bot」欄目。
我們將搜集全球各地與心理相關的短片,以圖文解析的形式與你分享,用一種輕鬆的視角帶你了解心理諮詢的方方面面。
分享重點:
1.擁有自戀特質母親的10個特徵
2.如何從「自戀型母親」的傷害中治癒自己?
「我和媽媽的關係究竟是怎樣的呢?」
被自戀型母親養育的孩子,對於自己和母親的關係,常常會有困惑。
雖然媽媽和自己的關係並不疏遠,彼此互相需要。但在自己表現不能如她所願時,媽媽會把愛收回去,逼着自己反思做錯了什麼。
一個人的自我關注比例過高,從而易忽視他人的需求時,我們就會說Ta可能有一些自戀特質。
那麼,當自戀特質出現在母親身上時,會以什麼樣的方式表現出來呢?
擁有自戀特質母親的10個特徵
1. 你的成就是她炫耀的資本
因為自戀特質,母親通常會把孩子視為自己的延續。孩子的奮鬥都是為了實現母親的目標,孩子的成功就是自己的獎盃。
當孩子的成就讓母親感到有面子時,母親會抓住一切機會向大家讚揚自己的孩子。
然而,當孩子犯錯讓母親感到蒙羞時,母親也不會吝嗇自己的批評與指責。
她喜歡的是完美的孩子,可以讓拿來炫耀的孩子。因為這樣的孩子,才可以讓她成為其他人眼中的佼佼者。
2. 她對你的生活有過多的要求
當你和母親的意見不合的時候,或者你沒有根據她的意願做事時,她會生氣嗎?
當你表達自己獨有的愛好、慾望、觀點的時候,母親的反應是否會讓你感到內疚和自責?
有自戀特質的母親,會控制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像是人際交往、穿衣風格、日常習慣……
3. 她會通過操控你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自戀型的母親很擅長情感勒索,用一些故事與經歷,來激起孩子的同情和自責,從而讓孩子俯首聽命。
當孩子試圖表達自己的想法,嘗試獨立與個性化時,她會及時制止孩子的表達。
畢竟,個性的孩子並不能滿足她的需求。
4. 她對你的愛是有條件的
自戀型母親很清楚,控制孩子最有力的武器是對孩子的愛。
她希望用自己對孩子的關愛,激勵孩子去努力奮鬥,幫自己獲得更多可炫耀的資本。
但往往為了贏得母愛,孩子會錯誤地追求完美。
5. 她常把談話轉移到自己身上
當你嘗試和母親溝通一個問題時,你有沒有發現,她根本不在意你在說什麼?
有自戀特質的母親會控制談話,改變話題的方向,把談話聚焦於自己身上。
這會讓孩子感受不到母親的關注,甚至是感覺自己在家庭中不被重視。
6. 她缺少對你的同理心
自戀型母親太關注自己了,這讓她很難共情自己的孩子。
她不會關注你的感受和想法,因為在她的情感意識中,沒有多少心理空間可以留給孩子。
即使在生活中她們出了差錯,以自我為中心的她們也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更不會安撫心情低落的孩子。
7. 給你的情感支持隨她的需求而定
對於自戀型母親來說,對孩子的關注和情感支持總是起伏不定。
當她想要從你這獲得一些東西時,她會對你傾注愛意與關注。而當她不需要你的時候,則會忽視你的情感需求。
8. 她對過去的不愉快耿耿於懷
你的母親會因為幾周、幾月、甚至幾年前發生過不愉快的事情,而懷怨在心嗎?
有自戀特質的母親不會輕易遺忘你的過錯,畢竟這是她的可以動用的資源。
利用你過去犯下的錯,讓你有心理負擔,以督促你完成她的期望。
9. 她的情緒難以琢磨
擁有自戀特質也意味着,她的自尊心是脆弱的。
如果持續遇到阻力,或是不順心的事。她會變得易燃易爆,容易情緒決堤。
但她痛哭絕望的同時,可能也不會忘記把孩子拖入這種感情中,藉此來操控孩子。
10. 她永遠不會讓你走
你的母親有沒有強調過:你不能離開我!你需要我!
所有的父母都知道自己的孩子終有一天會長大,到時候她們需要放手,讓孩子獨立。
但自戀型母親很難做到。即使孩子已經長大了,她也很難給孩子鬆綁,她希望可以一直控制孩子,讓孩子一直對她保持依賴。
如何應對「自戀型母親」的傷害?
要知道的是比起去改變你的母親,或者是給她貼上一個「自戀型」甚至是「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標籤。
你更需要的是看見你內心那個受傷的小孩,擺脫母親在你成長路上留下的負面影響,你可以通過以下的方式來治癒自己:
1. 接納自己的需求、先愛自己
自戀型母親告訴你,關注自己的需求就是自私,你必須要付出,彷彿你不值得被人關愛。但我們不可能給別人自己都沒有的東西,只有真正愛自己,才會去愛別人。
去發現那個無比豐富的自我,看到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
2. 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
「照顧」與「滿足」的關係是雙向的,而不是單方面的付出與要求。
在為對方考慮的同時,也要照顧到自己的情緒,避免讓童年時期與母親互動方式重演。
3. 明確自我邊界
你要清楚哪些行為,越過了你的自我邊界,讓你覺得不舒適。
當他人有意或無意侵犯邊界時,你要學會堅定地告訴他們:「這是我自己的事,我相信我有能力做出正確的決定」。
當然,我們依舊可以傾聽他人給出的建議,但自己的決定絕不是他們可以操控的。
4. 學會尋求幫助
治癒必定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但你不必獨自沉默地掙扎。向某個你信任且願意傾聽你的家人朋友,或與心理諮詢師交談。
他們可以做的事情或許很有限,但至少會給予你陪伴和支持,你不會再獨自抗下所有的痛苦。
願你能成為更好的人,並過好每一天。
翻譯:簡單心理Uni
編輯:H3
責編:Alwaysfifi
簡單心理免費熱線小程序上線啦!
有情緒困擾、壓力焦慮、情感問題
如何接納自己,走向情緒自由?
任何人都可能患上雙相情感障礙|這個短片說出了10個真相
這些話,請不要對抑鬱症患者說
身體里的另一個「我」:什麼是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
7件小事,幫你走出「精神內耗」
視頻來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CUecQCODk8
學會和媽媽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