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定一博士帶我們找回集體失去的記憶

在《集體的失憶》這本書當中,剛開始這本書作者就開始強調他寫這本書的目的,就像他寫的《我是誰》一樣,很簡短,適合作為隨身指南,幫助你對照自己對真實、對領悟的理解,不僅如此,我相信對任何遭遇創傷、失落、絕望、憂鬱、沮喪的朋友,都會帶來很大的幫助。只要你用心去參、去體會這本書的字句,會發現這本書和前面的書所帶來的觀念,是最好的心理治療。

剛開始我就抱着治療心理的目的,準備好好讀這本書,但是我發現這本書剛開始,拿我這種普通人的大腦讀起來有些不知所云,前面再讀的過程中,我就像一個認讀文字的機器一樣,硬着頭皮往下讀,都懷疑我治療心理目的能不能達成,但是又想到作者剛開始的那句話「只要你用心去參、去體會這本書的字句,會發現這本書和前面的書所帶來的觀念,是最好的心理治療」。所以,我就打算認真用心把這本書讀完,相信作者不會騙我。

作者說「談集體的失憶,其實是想談人類最原初的心理狀態,希望建立一個理解的基礎……,就像我用《真原醫‬》的書名描述最原始的身心健康觀念,表達我們每個人本來就知道、都有過的狀態。《集體的失憶》一方面可以說是恢復『真原記憶』,也就是人類最原初的記憶;另一方面,則是談『人類的墜落』『失落的人心』」。讀這段得到時候,我突然之間在想這本書我不應該這麼目的性很強的去讀,而應該把作者這一系列書按順序去讀,或許才能讀下去,讀完整,讀透徹,瞬間倍感壓力好大。不過這本書的閱讀之旅已經開始,我手頭暫時也沒有作者所提到的其他書,而且我有個座右銘「既然已經開始就不怕沒有結果」,所以,我再一次決定用心把這本書讀下去。

這段時間我時常不知怎麼的會生髮一些奇怪的念頭,很是煩惱,在「念頭和語言怎麼來的」這一節中,我從作者講出的故事和分析當中,大概了解了念頭產生的原因,才有所釋懷。


在「命會變好嗎」這一節中,作者說「光要反射回來,一定要有個物體可供反射,比如說鏡子。所以,醒覺最多也只是透過我們的身心(就像鏡子)反射出自己。假如沒有身心作為反射體,也沒有醒覺好談……絕對存在於任何相對。假如它不存在,也不能稱之為絕對……不是透過頭腦醒覺,反而是把頭腦挪開才可以醒覺」。讀了這一部分,我隱隱約約有點理解作者所強調的「這世界只不過是一個大妄想,一切只不過是頭腦的投射」。

目前這本書我就這樣讀了一遍,雖然認知上和以前有點差異,但理解上感覺自己還在門外,希望後面和大家一起再共讀這本書,互相交流,達到更深的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