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史:格式塔學派

格式塔學派的誕生是為了反對構造主義對於意識經驗的定義,也是現代西方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格式塔在德文中是完整的意思,因此又稱為完形心理學,其關鍵特徵整體性、具體化、組織性和恆常性

今天,君君博士和大家一起來了解格式塔學派的相關知識。

學派簡述:

格式塔學派不承認分離性,反對把意識分析為元素,而強調心理是一個整體整體不能還原為各個部分、各種元素的總和;部分相加不等於全體;整體先於部分存在,並且制約着部分的意義和性質。心理學既研究直接經驗,又研究行為; 既用客觀觀察法,又用內省法

核心理論:

1、知覺組織的原則

知覺的組織原則是指個體因主觀經驗的影響使客觀刺激情境帶有強烈的組織傾向,心理現象只有被視為有組織和結構得整體時才可以得到理解,而不是分解成原始的知覺元素。

在格式塔心理學實驗中,他們研究了知覺陣列是如何形成格式塔的:他們證明了整體與局部之和是非常不同的。通過改變一個單一因素以觀察它們如何影響人們知覺陣列結構的方式

它們總結出了一套規律,即知覺的組織原則1、鄰近性。2、相似性。3、對稱性,4、良好連續,5、共同命運,6、封閉,7、線條朝向,8、簡單性。

2、完形組織法則

完形組織法則是格式塔學派提出的一系列有實驗佐證的知覺組織法則,它闡明知覺主體是按什麼樣的形式把經驗材料組織成有意義的整體。它由頓悟學習、學習遷移和創造性思維構成

頓悟學習是指主體主動地在頭腦內部構造完形、形成認知結構;學習並不是通過練習與強化形成反應習慣,而是通過頓悟與理解獲得期待

學習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或者是個體已有的知識經驗對完成相關活動的影響

格式塔學派認為創造性思維構成是打破完形,形成新的完形

3、研究方法

格式塔學派主張以直接經驗為研究對象,而直接經驗是自然而然觀察到的完整的現象,因此他們主張採取自然的觀察法但對於個體的意識研究,他們認為心理研究也是需要內省法

提倡對心理形式的整體突顯,所採用的方法是現象學實驗,主要通過對現象的直接描述進而發現其意義結構。他們不在意變量間的因果關係,而在意構建現象場發現現象場的意義。

代表人物:

·韋特海默

韋特海默是格式塔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他認為人的心理現象不是簡單地由幾個元素的結合,應當整體性地來看待。

似動現象也屬於一個格式塔,格式塔的性質不存在於部分之中,而是附於整個心理物理的情景中。

他提出了三條科學創造的方法論原則,即邏輯-非邏輯互補原則結構-整體性原則和諧-簡單性原則。同時韋特海默還指出了教師教育學生應該打破框框、勇於創新,進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苛勒

苛勒通過對黑猩猩的實驗,在學習理論上提出了有名的頓悟說

頓悟學習是某種相對於整個問題的布局而出現的一個完整解決辦法,使個體領會情境關係而獲得的。

不僅如此,苛勒還認為,個體在頓悟之後就會獲得某種遷移能力可以在理解其一種情境中發現或理解的動力關係模式,轉而應用到另一種情境

·考夫卡

考夫卡最早向美國心理學界介紹了格式塔心理學,對格式塔心理學的對象方法等問題作了詳盡的闡述,使格式塔心理學系統化。

他認為兒童身心發展也遵循整體原則,例如,嬰兒的動作,最初是整體反應,以後才逐步分化。

他在論述心物場記憶理論時指出,心物場含有自我和環境兩部分,兩者各有自己的結構。其中自我不是一個點、一個總和或慾望本能的集合,他認為人格這個概念或可用以說明自我的意義

專業著述:

·韋特海默:《關於運動知覺的實驗的研究》、《格式塔說三論集》、《創造性思維》、《對抗:心理學與當今的問題》、《心理學的基本問題》

·苛勒:《價值在事實世界中的地位》、《心理學中的動力學》、《格式塔心理學的任務》、《格式塔心理學》、《圖形後效》、《人猿的智慧》

·考夫卡:《心之發展》、《知覺:格式塔學說引論》、《格式塔心理學原理

好了,今天關於格式塔學派的知識就分享就到這裡。其實還有很多相關知識需要你自己去發現,去了解。如果你對心理學非常感興趣、想要了解更多的話,可以去看看心理書籍,也可以通過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課程系統性地學習心理學。培訓課程會更詳細、具體地闡述各個流派的理論和學說,讓我們對於心理學的產生和發展有更加全面、系統的認識。

三君院,洞見你我他!每天學一點心理,讓你更懂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