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心理究竟從何而來?

樹洞精在和朋友聊天時發現,許多人都有自卑的問題,並且對於自卑的認識存在一定的誤區。

大多數人認為,自卑是由於後天環境以及各種經歷的不順利所導致的。完全屬於後天產物。其實這種觀點是有一定偏頗的。

實際上,自卑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情感反應。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自卑感。人生最早的自卑感,源起於嬰幼兒時期的不安全感。

從心理學角度出發,我們每個人自降生的那一刻起,就脫離了子宮的保護。由於自身的弱小,會天然產生不安全的感受。

如果在後期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照顧得當。這種天生的不安全感。是完全可以消弭掉的。而如果有些父母較為粗心大意,在嬰幼兒時期,並不能對孩子的需要及時進行滿足,就有可能在孩子的潛意識深處,留下自我否定那種子。

一旦在孩子後期的成長過程中,遇到合適的環境,這顆自卑的種子就會發芽。一旦自卑感形成,想要徹底根除,那就真的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在當今的成人社會中,主要的自卑來源無非就是:金錢、地位、學識、健康情況等幾大因素。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這裡有一個重要點,那就是自卑一定是社會產物。一個遠離人群獨居的人,是很難產生自卑心理的。因為他對自身的條件,找不到其他的參照標準。即使不滿足於現狀,唯一的出路也只有儘力地去改變現狀。而不可能想着別人如何,我又如何。

樹洞精這麼說並非鼓勵大家避世而居,而是希望大家,如果暫時無法改變現狀而變得更好,那就試試通過調整,我們認知中的對比坐標。讓我們的心態和生活變得更好一些。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不難發現,那些喜歡攀比的人們,總是會表現得一會兒很滿足,很幸福。一會兒又覺得很不滿足,很不幸福。

之所以造成這種現象,就是因為他們對比的坐標在不斷的變化。比上自己不足,比下自己有餘。總是拿別人作為標尺來衡量自己。這種做法無異於,拿尺子稱體重,用秤量身高。不論結果是什麼,始終都是無根的浮萍。沒有絲毫價值。

明代大思想家王陽明,在其所創的心學體系中,着重強調過本心的重要性。什麼是本心?通俗點講就是一個人最本真的想法與願望。

按照心理學家榮格的理論,我們每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都或多或少地,或主動或被動地扮演的一系列角色。這其中包括家庭關係中的先賦的角色。包括職業,社會身份這樣的成就角色。

由於外在的各種限制,人們幾乎不可能做到百分百的表裡如一,隨性而為。就像樹洞精認識的一位網友,他本人想成為旅遊類文章的自由撰稿人。世界那麼大,可以去看看。但家裡還有一對父母需要照顧,因此,不可能完全隨心。

既然現實中的限制那麼多,那麼我們還有必要關注本心嗎?這和克服自卑有什麼關係呢?

孔子曾說過這麼一句話:從心所欲,不逾距。這裡所說的從心,從的就是本心。而不逾距指的就是不會違反社會以及自身的行為準則。說的是一種理想的平衡狀態。

讓我們回歸本文的主題,如何能夠找到正確的坐標體系,不再自卑呢?

樹洞精以為最好的辦法就是,首先去偽存真。把一切干擾因素排除掉,想清楚我們現在的努力追求的到底是什麼?然後,以自身的經歷為標尺。不斷超越過去的自己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