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告訴你《夢華錄》里的歐陽旭是怎樣變成一個渣男的

隨着電視劇《夢華錄》的熱播,網上關於歐陽旭這個人物的討論也是越來越多,有人罵他是負心漢,也有人替他打抱不平,認為他的黑化實屬被逼無奈;還有人用出生論來解釋,認為歐陽旭的出身和野心,決定了他不擇手段地往上爬……

沒有人生來就是壞人,《津巴多普通心理學》是一本比小說還好看的心理學入門經典,幫你分析歐陽旭如何從趙盼兒的良人變成一個渣男的。

一、人格由多種因素共同構成,人格決定了人們的常見行為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不是一成不變的,大多數人都認為,基因、性格與人格特質等內在決定因素共同構成了核心自我,從而決定人們的常見行為。

人格是由生物學因素、情境和心理過程共同塑造的,這些過程都發生在一定的社會文化和個體成長背景中。

人格包括使個體跨時間和情境的行為保持連續性的所有心理品質和過程。歐陽旭是一個落魄文人,當初科舉落第,在錢塘邊上身無分文,奄奄一息,幸得趙盼兒相救,以他的名字購買田宅,為他設計戶籍,花錢供他讀書,鼓勵他重新科舉走仕途。

彼時面對盼兒這樣聰慧善良果敢,美貌,又有能力,還頗有資財的錢塘妙齡女子,歐陽旭心生愛慕,與其定下了婚約,許下了承諾。那個時候的盼兒就是他生命中唯一的那束光,把他從泥潭裡拉出來,給予了他充滿希望的光明未來。

那個時候,一個落魄書生,一個曾在樂籍的女子,在世俗的眼裡他們是相配的。他們有着共同的目標一個想入仕為官,另一個想尋得一良人,都想改變自己的命運。

想改變自己的命運沒有錯,錯的是改變自己命運的方式。

二、基因和童年環境對人格的影響

除了遺傳基因,環境通過行為條件反射原則、認知學習、社會心理和表觀遺傳等過程塑造了人格。父母不僅遺傳給你基因,還給你營造了童年生活的環境,從某種角度講,父母是你人格的底色。

歐陽旭的父母在劇中並沒有出現,可是我們從一些細節可以來推斷他的父母和童年的生活環境。歐陽旭的家境在沒落前應該還算尚可,畢竟家道中落後,仍然有一忠僕,家中尚有薄產可以為他打點。

可是隨着家道的中落以後,他的父母不僅自己不能接種這種巨大的落差,甚至把振興家族門楣的希望寄托在了兒子歐陽旭身上。這我們可以從後來德叔的苦心教導中可以看出。然而,這些對於歐陽旭來說都顯得太過沉重,如果靠自己一步步努力,也許他的人生也會普通順遂。遺憾的是他後來的際遇和他急於想出人頭地的強烈動機讓他做錯了選擇。

歐陽旭高中探花後,他順水推舟做了高觀察家的乘龍快婿。他一邊對趙盼兒訴說著自己的艱辛與無奈,另一邊刻意討好奉迎高觀察家。他不是不能拒絕,而是不願意拒絕這門親事。

於是,他告訴趙盼兒自己身不由己,只能娶她作妾,並且把這一決定當做是對趙盼兒的恩賜,畢竟趙盼兒曾經身在賤籍,與自己的身份是不相配的。

然而,他從來都沒有看清趙盼兒這個女子。她的父親是為了百姓,不惜抗旨的英雄,骨子裡的俠義、高潔是刻在趙盼兒的血肉中的。她自然不會妥協。

三、弗洛伊德的人格三重結構理論

《津巴多普通心理學》一書比較了各種人格的心理動力學理論,代表人物有弗洛伊德,他的人格理論的核心強調的是無意識。他認為無意識是強大的衝動、本能、動機和衝突等內心隱藏的人格驅動力。

他把人格描繪成由自我、本我、超我三種力量組成的三種結構,並且這三種力量一直持續地相互發生衝突。他認為本我像小孩子一樣,總是衝動行事,不計後果。當歐陽旭感覺到趙盼兒的存在對自己是一種威脅,而且他把自己所受的屈辱歸咎於趙盼兒。

所以趙盼兒就成為了他的眼中釘、肉中刺,只能處置以後快。他差點親手掐死了趙盼兒,並且借用利用《夜宴圖》想置趙盼兒於死地。

超我是一個人的理想自我,是對自己應該努力成為什麼樣的人的看法,是我們的行動指南。遺憾的是,歐陽旭雖然對自己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目標清晰,但是如何成為這樣的人,他是缺少道德規範與指引的。

他內心是無比羨慕顧千帆的,總覺得顧千帆背靠大樹好乘涼,卻忽視了顧千帆的勳章都是以命相搏換來的。遺憾的是,歐陽旭的人生偏航了。

也許有人會說,當時的社會文化和不幸的遭遇是造成歐陽旭悲劇的關鍵。我們不禁會問,如果是顧千帆遇到這些人,他的人生也會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顧千帆的人格底色已決定了他的命運。正如世界上不可能有兩片相同的雪花那樣,也不存在兩個完全相同的人格。

武志紅老師說過:「相比起天賦、智商、情商,人格才是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如果說人是一台機器,那人格就是它的芯片,支配着我們的一言一行。

《津巴多普通心理學》一書,作為經典的心理學教材,包含了心智、生物心理學、畢生發展、人格、社會心理學等14個心理學入門知識,圍繞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引出該心理學領域的核心概念,通過試一試、寫一寫、心理學很有用等板塊加強了理論知識的遷移和運用,不僅適合專業人士,也適合心理學愛好者閱讀。

通過學習心理學,更好地了解自己,活出真實、幸福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