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大不了」是對抑鬱症最蒼白的言語

抑鬱症是病嗎?

首先,回答是肯定的,且抑鬱症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心理疾病,人在心理壓力過大的情況下,會出現非器質性身體疼痛:比如頭頸部鈍痛、胸悶氣短、不典型面痛、慢性腰背酸痛等等。專家提示,出現非器質性的身體疼痛不可小視,應及時就醫,緩解心理障礙,才能恢復健康肌體。

它很普遍嗎?

它很普遍
很不「小眾」
很難被察覺

研究指出,包括輕度的抑鬱症在內,這種疾病在全世界的患病率約為11%。即在一個20人的辦公室中,可能有1到2個同事曾經患過或者正在患抑鬱症,而這20個同事當中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抑鬱症患者,因為人人都有可能得抑鬱症。

抑鬱症是現今引起自殺的頭號誘因。調查表明,中國的抑鬱症患者約10%~25%選擇自殺。在中國每3分鐘至少有一個抑鬱症患者自殺死亡,11人自殺未遂。

為什麼抑鬱症就診率低得可憐?

造成低就診率的主要原因就是病恥感

我國青少年抑鬱檢出率隨年級增長呈上升趨勢一些孩子正長期處於情緒低谷,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感情也更為豐富,會有心事,不願向家長傾訴,家長卻很少會有相應的意識去防範。

抑鬱的人需要別人幫助。雖然他們有的怒形於色,有的離群獨處,有的沈靜孤僻,有的退縮封閉,他們可能使人退避三舍,很難與他們接近,但是,你要知道這是他們最孤獨的時候,最需要幫助的時候。

很多抑鬱者的親友並不了解他們,常對他們的行為感到懊惱或給予責備,沒有給予諒解和愛護,結果失去幫助他們的機會,而且可能加深他們的抑鬱。首先不要以為抑鬱的人會向你求助,你只管主動地向他們伸出幫助之手。

怎樣才能正確幫助抑鬱症患者

抑鬱症是一種病至少要明確一點抑鬱症不是想開點就能解決的
如何幫助他們?首先根據患者的輕重緩急,請儘快就醫也需要提醒他們按醫生的吩咐按時按量服藥。

再者還有以下這七點是人們的經驗和建議,雖並不完全但一定有效。

陪伴

陪伴他們是很重要的幫助。你不用說話或提供勸告,也不管他們如何反應,就是陪伴他們,會給他們感受到很大的溫暖,安穩和接納。今天的世界中,能給予別人的時間是多麼寶貴的幫助。對於嚴重的抑鬱症患者,在生活料理上也需要給予幫助。

不要表示同情和可憐

他們已經在自憐之中,不要表示你的同情,使他們更陷入自憐或進一步掩飾自己。也不要譴責和定罪,他們需要體諒,理解和同感心。

幫助他們在心中升起希望

他們在無望與絕望中,消極,不知所蹤,目標已毀滅,專註於失敗和無望,把自己的處境看得比實際的更黑暗。所以,他們需要正能量和積極陽光的鼓勵,多給予他們慈愛,溫柔的鼓舞和力量,幫助他們重燃希望。

柔和聆聽與鼓勵而不爭論

抑鬱的人很敏感和情緒化,又十分脆弱,易受傷害。他們就如一張薄如蟬翼的紙,非常容易被刺破,破裂,破碎。但當他們情緒激動和憤怒時,又是多麼令人恐怖,對周圍的人具有很大的損傷力。

他們也很容易因失敗和消極產生防禦機能,保護自己,封閉退縮。他們可能對你不信,懷疑,甚至對你的話和信心感到憎惡。所以,需要多鼓勵他們分享和傾訴,不要與他們爭論,或急於給予解答和建議,更不要對他們過於強硬。要體諒,溫柔,耐心,和緩。多聆聽,多鼓勵,多肯定。

幫助他們的心思從自己轉移到其他事物上

抑鬱的人的標記之一是在心思上專註在自己身上,光看見自己的軟弱和難處。所以,需要幫助他們看到周圍有抑鬱症患者治癒成功地需要和改變。

試着鼓勵他們參加活動

幫助,安排,帶着和扶持他們參與他們喜愛的力所能及的活動,運動和事奉,這對他們的身體,心情以及保持與人的關係都非常有益。許多抑鬱的人怕陽光,所以需要特別鼓勵他們到陽光底下活動。

幫助他們逐漸恢復正常的工作

這點要小心而行。因為太大的工作壓力可能就是抑鬱的原因。但給予他們一定的適量的工作責任,會幫助建立他們的信心和自身價值感,也給予他們的注意力和精力的應用。

抑鬱症

只是一種正常的疾病

就像是心靈的感冒

並非什麼洪水猛獸

讓我們正確地面對抑鬱症

配合治療,積極調整

幫助那些不幸的患者「浴火重生」

走出陰霾

註:點擊「「鏈接」」,進行免費在線解答您的心理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