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正常焦慮,還是得了焦慮症?主要是看這幾點

Q怎麼區分焦慮情緒和焦慮症?怎麼應對焦慮症?

A:

幾乎每個人,都有過焦慮時刻:

看着房貸、車貸、花唄賬單,感到焦慮;

孩子重金補課,成績卻沒起色,感到焦慮;

年齡不斷增長,面臨失業危機,感到焦慮...

最近,一項針對2000名成年人的調查發現:72%的人認為生活正變得越來越焦慮。

焦慮正不斷拖垮我們的人生,讓我們夜晚睡不着覺,白天情緒緊張、胸悶氣短

如何應對焦慮情緒,又怎麼區分焦慮症和焦慮情緒呢?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到你。

正確認識焦慮

焦慮是人的一種生存本能,書籍《向上生長》就提到:「焦慮其實不是壞事,說明你積極進取,並且在尋找出路。」

仔細品味這句話,我們會發現它是正確的。大部分人感到焦慮,是因為內在驅動力,促使我們制定較高的期望目標。

特別是在這個內卷的時代,人人都想更上一層:

別人的孩子都在讀名校,你的孩子也不能差;


別人都已經買車買房,再省你也得湊點錢買套小兩居;


別人帶着一家人出國旅遊,你至少也得帶着家人去省內走一遭。

這些期望是我們對自己的要求,激勵着我們不斷向前走,於我們而言,本應是件好事。

但是當期望與現實出現偏差,當我們發現自己無法完成目標時,產生的挫敗感就成了攻擊我們的武器。

原本促進我們成長的焦慮,也會發展成病理性焦慮。

這種焦慮會侵害我們的身心健康,讓我們出現胸悶、心慌、出汗、肌肉緊張等情況。

長期的焦慮還會影響身體對疾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加慢性疾病的發病率。

所以適度焦慮不是壞事,問題在於我們要把握好尺度,當焦慮已經影響到身心健康,干預到正常生活,就必須引起重視。

正確區分焦慮

怎麼區分適度焦慮和病理性焦慮呢,可以從3個方面進行判斷。

焦慮程度是否與實際處境相符

病理性焦慮的焦慮程度,大部分時候與現實處境並不相稱,是內心放大了恐懼程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自己嚇自己」。

比如,家人生病,即使自己身體健康,也會擔心自己被遺傳,甚至沒日沒夜不停想。

這種情況很明顯就超過了適度焦慮的範圍,擴大了事情的嚴重性。

焦慮情緒是否可以自行調節

一般而言,我們的焦慮情緒是針對某一件事產生的。

當這件事得以解決,這種情緒會自行化解,所以這種焦慮是可以被我們自己調節的。

而病理性焦慮的情緒是疊加的,會對多方面的事情感到焦慮,是一種「廣泛的焦慮」。

可能沒有具體的內容或對象,但就是一直被焦慮情緒籠罩着。

是否出現軀體癥狀

焦慮情緒會伴隨身體變化,比如多汗、顫抖、心跳加速等,並且持續的時間不會太久,往往心情平復後,就會自己緩解。

但是病理性焦慮的軀體癥狀,嚴重程度更重,甚至可能引起慢性疾病,比如心悸心慌、高血壓糖尿病、甚至癌症等。

所以如果軀體出現原因不明的不適,就要考慮罹患焦慮症的可能性。

正確應對焦慮

既然適度焦慮不是壞事,我們應該怎麼學會和它和平共處呢?有3個方法可以嘗試一下:

保持合理期望

當期望目標遠超我們的能力,執着於完成它,只會加重我們的心理壓力。

所以應該根據現實情況,設置合理的期望目標。

有時候承認自己現在做不到,甚至承認自己永遠做不到,並不是一件丟臉的事,這是我們對自己的保護措施。

負性情緒是一種危機,也是提醒我們做出調整的一個信號。

當目標符合實際,適當的焦慮會轉化為我們前行的動力,激勵我們奔赴更高的山峰。

學會接納焦慮

越抗拒焦慮,我們只會越焦慮,甚至會影響到正常思考和日常生活,所以與其拒絕焦慮,不如接納焦慮。

去挖掘引起焦慮的源頭,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才能更好地化解情緒。

如果事情無法解決,就嘗試轉變自己的想法觀念,用另一種目光看待問題,讓事情順其自然地發生。

比如,孩子成績不好讓你感到焦慮,那麼焦慮原因是什麼呢?

或許是孩子比同齡人差,有對比所以感到焦慮,那解決的辦法就是額外對TA進行輔導。如果問題無法解決,我們可以轉變想法,比如:

我的孩子也很優秀,只是其他孩子比他更優秀,但總有人會更好,不能因為別人更好就忽視孩子的閃光點。

學會說出情緒

調節情緒,僅靠別人鼓勵沒有用。與其聽別人說什麼,不如向別人說什麼。表達,是調節情緒的最好方式。

所以當你感到焦慮時,不如找家人朋友說說自己的想法。

他們或許不能為你提供實質性意見,但傾訴過後,內心會更加舒服,情緒也會隨之減少。

當你冷靜思考後可能會發現,讓你感到焦慮的事其實也不過是一件小事。

之後再面對類似的事,我們就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適度焦慮不是一件壞事,相反,它能推動我們不斷前進。

所以學會和焦慮和平共處吧,讓它成為助力,而非阻力。

當然,如果焦慮情緒已經影響到正常生活,還是建議你及早求助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