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青少年抑鬱,叛逆只是抑鬱症的保護色

我們總覺得忙着讀書的青少年除了學習沒什麼煩惱,哪怕真有煩惱,和成年人的煩惱、壓力比起來,似乎也不值一提了。

但是現實中,抑鬱症可以從任何年齡開始,青少年群體更是抑鬱症的重點人群。《人民日報》曾報道:「2020年我國青少年抑鬱檢出率為 24.6%」。也就是說,幾乎每4個孩子中,就有1個有抑鬱傾向

來源人民日報

抑鬱並不是心靈脆弱,也不是矯情,抑鬱症往往是由遺傳、心理和環境等因素共同誘發的。

而青少年正處於青春期,是成長發育的關鍵階段,他們的中樞神經系統尚未成熟,激素水平分泌不穩定,容易產生情緒波動。

此時如果面臨父母的期望、學業壓力、人際交往等困境,與尚未完全成熟的心智產生衝突,使他們更容易成為被抑鬱糾纏的對象。

患上抑鬱症的青少年,癥狀往往表現得很隱蔽

相比於成人,青少年患者的抑鬱癥狀,常常表現得並不典型。雖然也有與成人類似的「三低」癥狀,即情緒低落、行為活動減少、興趣下降,但還有一些特殊點。

青少年的身心還不成熟,情緒控制力比較差,表現出來的癥狀比較激烈,更偏向孤僻、憤怒、厭煩、頂撞等。

也正因此,父母很有可能誤認為,孩子進入了青春期,有些叛逆而已,而忽視了叛逆表象下隱藏的抑鬱心理。

如果孩子出現了下列表現,父母要注意了:

1.情緒不僅僅只是持續的悲傷、沮喪,也會出現易激惹,容易無端發脾氣,充滿敵意。

2.學習成績下降,甚至開始厭學逃學。抑鬱使孩子思維遲緩,很難集中注意力,出現厭學情緒,學習成績明顯下降。

3.從之前喜歡的事物中得到的快樂變少了,以前快樂的回憶也不會開心了,不願意參加遊戲。

4.身體容易疲倦,活動減少。

5.孩子自我評價往往偏向於負面,覺得「沒人喜歡自己」,「自己一文不值」,或者「全是自己的錯」等等。

6.變得孤僻,將自己和他人隔開。

7.比以前哭的次數更多了,有時還是無端哭泣

8.食慾變了,大幅度減退或者突然暴飲暴食。

9.睡眠節律紊亂,甚至徹夜難眠。

10.莫名的肌肉酸痛、頭痛、腹痛、腹瀉等各種軀體不適,去檢查身體,卻找不到原因。

11.喜歡談論死亡,甚至出現自殺的想法和行為。


這些隱蔽多樣的抑鬱症表現,常常會被家長忽視或誤解,導致延誤治療。

因此如果發現孩子出現上述癥狀,需要引起重視,和孩子有效溝通,必要時帶孩子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