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皮的孩子心理更健康

生活中,有些活潑好動的孩子喜歡追求刺激,總愛冒險做一些新奇古怪的事情,於是家長認為這是孩子過於調皮,輕則制止,重則打罵。

然而,來自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發現,花更多時間冒險玩耍的兒童,發生焦慮和抑鬱症的幾率較低。適當冒險遊戲為孩子提供了學習機會,有助於建立兒童的恢復力,從而預防心理問題發生。


所以,孩子有時候調皮,愛冒險不一定是壞事。愛冒險的孩子常常勇於嘗試,不怕失敗,抗挫力強,且求知慾旺盛,具有較強的探索精神。時常冒險也能幫孩子體驗豐富的人生,開闊知識面,因此更陽光、自信。只不過,在孩子年幼時,過於調皮冒險可能會失了分寸,需要家長的引導與監督。


1.要讓孩子心中有底線。冒險不等於胡作非為,要教孩子形成底線思維,既要守住安全紅線,不做對自己或他人安全造成威脅的事情,也要守住道德底線,不做損人利己的事情。要讓孩子有敬畏之心,知道什麼可冒險,什麼不可冒險。


2.呵護孩子的天性。很多時候好玩好闖是孩子的天性。家長要順性而導,不要粗暴壓制。根據潘多拉魔盒效應,有時候家長越壓制,孩子反而越好奇,越想冒險。在孩子嘗試之前,家長不要過早下結論,挫傷孩子的積極性。


3.要以利導思維看待冒險的失敗。有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冒險會導致失敗,或者讓孩子的人生多走彎路。但實際上孩子即使失敗了,其應對挫折的體驗也更豐富了,抗壓力也提高了。失敗是成功之母,挫折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孩子可以從挫折中吸取經驗教訓。該走的彎路,還是要讓孩子自己走,只有不懼風雨,迎難而上,勇敢逆行,才會向陽而生。


4.搭建舞台,讓孩子充分展現個性。針對精力旺盛愛冒險的孩子,家長要為其旺盛的精力找到出口。比如可以帶孩子運動、登山、騎單車等,還可以指導孩子進行野外生存訓練。要鼓勵孩子多嘗試人生中的「第一次」,包括第一次做飯、第一次種菜、第一次演講、第一次打工等。家長還可以支持孩子參加挑戰性強的競技活動。


(本文內容及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