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心態,別得上「心碎」綜合征

筆者的一位朋友,因為這幾年工作開展不了,心情一直很憋悶。最近因為一點事情和家人有了紛爭,心裏就更不開心。最近一段時間,一到晚上獨處,心裏就感到壓抑、難過,這樣持續了幾天,就出現了胸痛、憋氣、呼吸還急促,像心碎了一樣。她擔心自己心臟出了問題,就去醫院檢查。醫生根據她的描述,為她做了心臟的磁共振檢查。拿到檢查結果後,醫生告訴她,她的這種情況叫做「心碎」綜合症,又叫做應激性心肌病,心臟通常沒有明顯器質性病變,並不是心真的「破碎」。

心臟沒有病,那為什麼會有這些癥狀呢?根據瑞士學者發表在《歐洲心臟雜誌》上的一項成果稱,是大腦參與了「心碎綜合征」的發生,主要負責處理情緒和控制身體的非自主活動區域,如主管心跳、呼吸和消化的區域出了問題。

在中國著名的心血管病醫院——阜外醫院也有同樣的結論得出。研究人員說,儘管目前不能證明大腦功能降低會引起「心碎」綜合征,但中樞神經系統的變化與壓力或情緒一起導致了「心碎」綜合征。

研究人員對15例「心碎」綜合征病人進行了腦核磁共振檢查,並與39名健康人進行比對。

北京一脈陽光醫學影像診斷中心Magnetom Prisma (3.0T)磁共振 北京一脈陽光 Magnetom Prisma (3.0T)磁共振

Magnetom Prisma (3.0T)是業界頂級的科研型3T磁共振,它搭載了最先進的智能掃描平台、Tim4G超高密度線圈,可實現更高的成像質量和更快的成像速度。配備了64通道神經功能學專用線圈,使圖像的信噪比和分辨率達到3T磁共振的極致。

當Magnetom Prisma (3.0T)與大腦連接時,這台具有亞毫米高清腦功能成像功能的大傢伙,能繪出它掃描到的人腦的形狀和大小,連接腦不同區域的神經纖維,以及腦不同迴路或通路的功能活動變化,微細結構組織,它所呈現腦圖譜被認為是人類認知腦功能並進而探索意識本質的科學前沿。

研究者分析了四個特定的大腦區域,這幾個區域在空間上彼此分離,但功能上相互關聯,意味着它們共享信息,包括杏仁核海馬體和扣帶回,控制情緒、動機、學習和記憶。杏仁核和扣帶回也參與自主神經系統的控制和調節心臟功能。此外,扣帶回還與抑鬱症和「心碎」綜合征病人的情緒障礙有關。

他們發現,與健康人相比,「心碎」綜合征病人的與情緒處理相關的大腦區域,以及控制身體無意識工作的自主神經系統之間的交流減少。

研究者指出,重要的是,「心碎」綜合征病人的彼此溝通較少的區域與控制人對壓力反應的大腦區域是相同的。因此,這種交流的減少可能會導致病人對壓力的反應產生負面影響,使他們更容易發展成「心碎」綜合征。

研究者表示,大腦和心臟之間的聯繫可能比我們想像的要多。就像「心碎」綜合征,是大腦先出現了變化,才導致的「破碎的心臟」。

研究還得出女性「心碎」綜合征更常見,只有10%病例為男性。

心碎綜合征會在人長期鬱悶並受到突然的情感刺激後,就會出現類似於心臟病的癥狀。最常見的臨床癥狀為胸痛(75.9%),其次為呼吸困難(46.9%),少見的癥狀包括暈厥、心源性休克、心臟驟停、惡性心律失常肺水腫等。因而單從癥狀上,很難與急性冠脈綜合征等進行鑒別,必須有強大的影像學配合實驗室的檢查。

人最大的財富是時間,讓它鬱悶的流過真是浪費了上帝給的生命。在這段非常的時期,真不如學習調整心態的本事,學會給自己減壓,讓自己的生命財富增值,這不是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