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本關於「積極心理學之幸福」的書的筆記

一口氣分享3本《積極心理學》主題學習之幸福的書。

幸福是什麼?怎樣獲得幸福?這三本書告訴我們幸福和積極思維模式有關,幸福的獲得有方法可循,幸福不幸福在於你對世界的看法。


《大腦幸福密碼》

精華:應對大腦固有消極偏見,讓大腦積極運作起來,從而收穫幸福人生。

幸福的方法

精華:運用積極心理學,在學習、工作以及親密關係中獲得幸福的技能。

幸福之路

精華:幸與不幸並非在於境遇,而在於世界觀的不同。


《大腦幸福密碼》

精華:應對大腦固有消極偏見,讓大腦積極運作起來,從而收穫幸福人生。


第一部分,大腦的消極偏見。

大腦在進化過程中,進化出了一種根深蒂固的消極偏見。因為祖先們要在危機四伏的環境生存下來就要生於憂患,消極偏見「刻進了DNA」。

人的大腦有兩種基本運行模式:紅色模式和綠色模式。

紅色模式意味着危險、警戒和遠離,消極偏見就是典型的紅色模式。

綠色模式則意味着安全、穩定和親密。

紅綠模式之間來回切換,外在表現為時而積極時而消極。

大腦在綠色模式里運行的時間越久,越有利於健康


第二部分,讓自己的大腦積極運作。

第一,回溯積極體驗。

你可以有意識地反覆回溯一些更加重要、具有重大紀念意義的積極體驗,來為自己儲備切換綠色模式的能量。

第二,用鮮花除雜草。

當鮮花鋪滿庭院,雜草也不會那麼礙眼。

重新解讀自己吃苦受罪的過程,用「積極解讀」替代「消極記憶」,大腦可以由「紅」轉「綠」。

第三,分享積極體驗。

積極體驗雖然短暫,通過分享可以放大數倍,就像快樂的情緒會傳染一樣。「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幸福的方法》

精華:運用積極心理學,在學習、工作以及親密關係中獲得幸福的技能。


第一部分,在學習中獲得幸福。

第一,溺水模式。

其實就算是哈佛大學的學生,大多數也是厭學的。不少學生們的學習狀態是「溺水模式」。

「溺水模式」的兩個特點:有從痛苦中解脫的強烈願望;一旦解脫常會把那種舒適誤認為是幸福,但沒幾天又會陷入焦慮中,因為馬上投入到下一次考試或者是競爭中。

這種模式如果不改變,將會以同樣狀態度過職業生涯。

第二,如何做才能改變上述模式?

其實,學習真的不是一件痛苦的事。當老師授課引起我們興趣,上課就變成了享受,好成績則是大家開心學習的附帶品。

找到上述的「心流體驗」狀態,學習會是幸福的。


第二部分,在工作中獲得幸福。

第一,工作是一個人一生中佔比最重的活動,如果不能在工作中獲得幸福,那麼人生體驗將會非常痛苦。

第二,如何在工作中獲得幸福呢?

首先,要承認工作是幸福的。尤其是在你專註於任務的時候,挑戰帶給你心流體驗。

其次,熱情是幸福的動力。當員工覺得業績是屬於自己時,工作會更有熱情,獲得的幸福感也會更多。

最後,尋找使命感。人們對待工作的態度可以分為三個層級:任務、職業以及使命感。從工作中找到了使命感,會發自內心地感到幸福。


第三部分,在親密關係中獲得幸福。

第一,親密關係包括愛情、親情和友情關係。親密關係可以「將快樂加倍,將痛苦減半」。

第二,幸福的親密關係不是說有就有的,需要我們去經營。

經營的準則有兩條:

不以外在條件衡量愛,愛需要看本質;不要盲目犧牲,犧牲表面是獲得更好的親密關係,但往往是阻礙了自己獲得幸福。


《幸福之路》

精華:幸與不幸並非在於境遇,而在於世界觀的不同。


第一部分,不幸的原因。

不幸的成因有兩大類,一類是社會制度,個人力量很難改變;另一類是自身心理因素,通過努力能夠加以改變的。

造成不幸的心理因素有競爭、厭煩與興奮、疲勞、嫉妒、被虐狂、畏懼輿論、憂鬱等。

第一,競爭。

追求成功並沒有錯,成功會帶來滿足感及幸福感。但是過度競爭因而付出過大的代價就沒必要了。生活中除了競爭還有其他讓你感到幸福的東西。

第二,厭煩與興奮。

厭煩與興奮來源於無聊。造成這一現象的本質之一是人的機能沒有被完全利用起來。

不幸福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過於沉溺自我,要想獲得幸福就要努力對外部世界產生興趣。

第三,疲勞。

疲憊在很大程度上由憂慮引起。

解決辦法:

不能改變的事情用不着憂慮;將視角放大,會發現所憂慮的事情,在更大的視角中不值一提。

第四,嫉妒。

你不能改變別人優於你的事實,要想遠離嫉妒,就要踏實做好眼前的事,享受當下的快樂,避免頻繁與人做比較。

第五,被虐狂。

被虐狂總懷疑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對待,自然無法幸福快樂。這種心態的根源在於過分誇大了自身價值。

第六,畏懼輿論。

如果對輿論的恐懼很強,就很難做出成績,也無法獲得精神上的自由。幸福不是依照別人的興趣、滿足他人的願望。

第七,憂鬱。

憂鬱是因為多思多想,脫離現實。

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是快樂的,憂鬱的人錯將自身的不快樂歸於空虛,其實是自身的慾望太容易滿足了。


總體而言,我們不幸福,多數是因為過於沉溺自我。比如過分自省、自我否定、自大,以自我為中心看不到外面的世界。


第二部分,幸福的原因。

幸福的原因有幾點:興緻、情愛、家庭、工作、閑情雅興、努力與捨棄。

第一,興緻。

幸福的秘訣是盡量擴大興趣;對人對物的反應盡量傾向於友善。

走出自我沉溺,將熱情和精力向外投射,就會在尋找樂趣的過程中發現快樂。

第二,情愛。

得到的愛越多,對真實世界的畏懼感就會越少。

愛與被愛,都會從中得到滿足感,感到幸福。

第三,家庭。

「家庭是一個溫馨的港灣」,家人的關心與溫暖能讓你消解很多疲憊。

第四,工作。

工作讓我們有事可做,發揮自己的能力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工作完成能給我們留下類似里程碑似的東西,我們會更加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