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抑鬱,這種循環怪圈怎麼破?


  • 抑鬱與肥胖,常常相伴而行

抑鬱症,是現代社會最常見的一種心理疾病,以長期的心情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

抑鬱症患者可能會出現失眠、乏力、嗜睡、心慌、胸悶、噁心、嘔吐、食慾減退等癥狀,多數抑鬱症患者還會出現體重下降。

然而也有一部分患者患病後進食量增大,為緩解情緒低落選擇不停地進食,甚至形成暴食症,這導致患者逐漸肥胖,體重增加。

另外,抑鬱症患者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功能亢進,分泌過多的糖皮質激素也會促進肥胖,而肥胖者對糖皮質激素的反應也較正常體重者更敏感。

同時,抑鬱引起的疲勞感與低落的心情,會引起患者活動減少進而加重肥胖的形成。

抑鬱症和肥胖症具有雙向促進作用,與正常體重者相比,肥胖症患者更容易出現情緒障礙,如自閉症、抑鬱症,這些情緒障礙會讓他們與社會隔離,不願意接觸人群;若身邊的人還對他們抱有歧視態度,則會進一步加重其自卑心理與情感障礙;此外肥胖症患者脂肪炎症水平較正常人高,通過神經免疫調節機制會進一步加重抑鬱。而當人本身就患有抑鬱症時,很容易就此陷入一個抑鬱與肥胖的惡性循環。

患抑鬱症後,患者若服用去甲腎上腺素、特異性5 -羥色胺再攝取抑製劑(如米氮平等)抗抑鬱藥物,則可能會導致患者食慾大大增加,加重肥胖的狀態。但並非所有抗抑鬱藥物都會導致體重增加,如舍曲林、氟西汀等就可能會降低患者的食慾,從而導致體重下降。

  • 抑鬱+肥胖患者,可以考慮代謝減重手術嗎?

若抑鬱症患者因上述原因導致肥胖,建議患者適當控制飲食、加強體育鍛煉,並盡量選擇避免加重肥胖的藥物以控制體重。

作為治療肥胖症的醫療手段,減重代謝手術已經被證實,並被國內外廣泛認可。它可以幫助肥胖症患者減去大量多餘體重,調節體脂分佈,促進機體回到健康的狀態,同時也可以有效地解決肥胖的多種併發症,如糖尿病、高尿酸、高血脂、脂肪肝、多囊卵巢等。很多頑固性肥胖患者、內科/保守減肥方法失敗者都能通過減重代謝手術獲得理想的體重。但是,對抑鬱症後肥胖患者來說,需要謹慎評估是否適用。

減重代謝手術對患者的術後管理與護理有着較高的要求,患者術後需要在健康管理師營養師的建議下去飲食、運動,這樣才能很好地保證手術的安全性和效果。

精神障礙患者可能無法配合健康管理師的指導,導致術後恢復不順利。所以開展相關減重代謝手術資歷較深的醫療機構,都有着完善的術後管理體系。

這並不是說如果有心理障礙就不能進行減重手術,抑鬱症患者需要在手術前進行完善的全面的心理評估,以保證他們在術後可以很好地配合健康管理師。

只要心理醫生評估認為手術對病人的影響不大,減肥代謝手術就可以實施。若不能夠通過評估,則不建議做相關手術。

對於能夠接受減肥代謝手術的抑鬱症肥胖患者,術後肥胖情況得到改善,其實這也能改善他們的心理障礙,形成良性循環。

建議希望通過減肥代謝手術治療的抑鬱症肥胖患者,可以先在專門的心理醫生處治療與評估,而後再到做減肥代謝手術的醫療機構進行評估和手術。

注意,代謝減重手術適應症如下:

單純肥胖者BMI≥37.5;

肥胖者處於32.5≤BMI<37.5,推薦手術;

當27.5≤BMI<32.5,經保守治療或藥物治療難以控制,且合併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多囊卵巢綜合症、性功能障礙等,經綜合評估後可考慮手術。


掃碼關注

北京世紀壇減重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信公眾號ID:bjsjtm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