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症管心營:孩子學習很努力,但是為什麼得不到回報?

網友提問:

為什麼努力總是得不到回報?


01

管心營答覆:


努力是會得到回報,但是有的時候,回報和預期,可能並不一樣。


我們厭學症管心營是一個心理諮詢機構。


經常會遇到大家平時看起來【不正常】的來訪者。


之前有一個孩子,被她媽拉着去找心理老師做【智力測試】,然後轉介到我們這裡來。


一坐下,她媽就孜孜不倦地說起自己的孩子。


他兒子現在上初三,晚上在12點前幾乎不可能睡覺。(學校早上7點要早操)休息天也全被佔用,時間全部花在補課上,但是成績依然很難看。


於是他媽就懷疑了啊,是不是孩子的智力有缺陷啊?


學校的心理老師當然清楚這不是智力問題,但是也搞不定,就讓母親去找心理諮詢師。


不得不說,這個母親的執行力很好,非常快速的就預約上了。


02

這個母親是在房地產銷售的,副店長、銷冠,在我們介紹孩子的【問題】時,那說起話來,是手舞足蹈、口若懸河。


說初三的時候,比着一個三;說12點的時候一隻手比了一個1,另外一隻手一個2;星期天的時候指手錶,還出示了補課的費用單。


真不愧是銷冠,這表達能力,立體又豐富。

這位母親教導孩子的時候,也是這樣的。


她對孩子的管理,那是真的【面面俱到】,沒有時間看着,就在孩子的房間裏面安裝攝像頭,讓我們很震驚的是她兒子居然能同意?


當然,她兒子也不得不同意,只要稍有鬆懈,犯了一點錯誤,母親就開始喋喋不休地開始講道理、動感情戲。


母親的語言就像洪水一樣,把孩子整個人都淹沒了。


這可不是誇張的形容手法,而是描述孩子的真實感受。


——在他媽說話的時候,這孩子連呼吸都不順暢了。


03

兒子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連還口的機會都沒有。


別說他了,我們作為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士,也插不進去話。


只要孩子的分數下滑,或者有一絲鬆懈,這位母親就會覺得很難受,總是想做點什麼來改變。


這樣的優秀品質,在工作中有這口才和執行力是很好的,但是在家庭中是很糟糕的。


顯而易見,在這種情況下,假如兒子在母親的高壓管控下,連努力都沒有的話,就會過得很慘。


所以,孩子通過努力學習來讓緩解了媽媽的焦慮,避免他受到母親的持續性【攻擊】;同時又可以把責任丟給母親——我都按照你說的做了,考不好你別怪我。


孩子並不承擔學習的後果和責任。


努力確實是有了回報,但是回報的東西並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安撫了兩個人的情緒,讓母子二人能維持表面上的和諧。


但是,成績是不會騙人的,孩子忙於應對外界的干擾,哪有心思學習?


而努力也避免不了母親的入侵時,為了避免痛苦,只好開始停止思考。


潛意識裡,也是在向母親暗示——我是一個傻子,你別在我身上花費工夫了。


有的時候,不是努力得不到回報,而是回報的內容可能是超乎你的想像的。


您的所有轉載,都會幫助到厭學症孩子,所以無需特別申請版權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