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心理學的現象叫做義肢疼痛,就是殘疾人會感覺到安裝的假體產生了似乎真實的疼痛,這種普遍的心理現象其實是對肢體掌控感的缺失,一種內部關係的斷裂感相關。
疼痛是一種複雜的感受,很多疼痛無法進行精確的定位,是瀰漫性的,是神經遞質廣泛的釋放,而如果感覺到瀰漫性的負面情緒,又無法描述,就會感覺到輻射性的鈍痛。
所以,我們如果能夠描述出來這種感受,甚至能夠關聯到因果,這種情緒就會減弱,我們的掌控感增加了,感受的來源有確定性了,信息遞質的釋放也會走向負反饋環路。而敘事療法,就是讓當事人對事件進行一種個性化的描述 ,建立了自己的掌控感,失去自我的認同感也開始恢復,幫我們度過痛苦的階段。
而關係的斷裂也是一種彌散性的,關係是重要的支撐,並且滲透到我們的生活體驗中,而主動維護關係的一方,能夠掌控自己的投入,能夠通過反饋設置自己的邊界和方式,能夠根據彼此的張力,選擇溝通時機和方式,能夠容納衝突在耐心中推動關係走向長久,也能夠在妥協中讓自己更有彈性更能夠引入更多的資源來解決鎖死的局面。
所以,他們對關係是有很強大的韌性和掌控力的,離開了這段關係,也能夠局限問題,定位問題,能夠彌補關係,而不會導致瀰漫性的失控感。
同樣經營關係也有重要的溢出作用,會得到關係外的回饋,在關係中擴展更多的價值。因此,多元化的關係網絡非常的重要,足夠的投入,獲得聯結感,讓自己的世界變得更加的豐富。
日本有一家外賣公司,玉子屋就是通過經營一種穩定的關係,讓自己在眾多品牌中突圍。它在穩定的客戶預期中走入一個人的職場空間,獲得信任感,建立支持和鏈接,在這個基礎之上,才有能力對他人進行工作之外的,而不造成反感,才願意表達更細緻的體驗,並且敢於接受這種個性化的滿足。逐漸的成為一種穩定的期待,而出現中斷也會有微弱的疼痛感,此時玉子屋的電話問候,恰好填補了這個缺失感,找回了穩定感,也是經驗關係的一個重要的途徑。
所以,在看起來雜亂的職場中,在機械重複的日子裏,有一些穩定的關係滋養者我們實際上很敏感的情緒線條,並且彌合者我們人生偶發的人際關係的裂隙。
有意思的是,很多關係中都是付出方在掌控,表面上的弱者在控制,他們對關係的敏感度和成熟度也更高,但實際上每個人都應該學會一種生活中的感恩能力,能夠幫助我們在一段段關係中,體驗要一種抽象的完整性,而這種獲得感能夠溢出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能夠幫我們對自己關係狀況的深度盤點和建立對自己對世界更深刻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