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哈薩克斯坦的仇外心理:實際問題還是臆造出來的問題?
近期,網絡上出現了有關「哈薩克斯坦仇外心理」的話題,從目前俄羅斯人入境哈薩克斯坦的情況可窺一二。但不能說這種現象是大眾化的,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仇外心理問題有多實際?社會中的哪一部分容易產生這種情緒?其背後有何原因?它們的增長有什麼後果?是否可以抵制?讓我們看看這幾位哈薩克斯坦專家如何解讀。
俄羅斯發佈部分動員令後,大批人員車輛聚集在邊境。
01「仇外心理會傳染」
社會學家、歐亞人員管理中心項目負責人艾曼·朱蘇波娃
仇外心理既可由創傷性經歷引起,也可由感知到的威脅引起,如移民可能搶走當地人的工作。從理論上講,仇外心理基於兩種在社會經濟狀況惡化時可能會加劇的情緒狀態——恐懼和仇恨。心理學家認為,仇外心理是會傳染的,它具有一定的危險性,特別是如果一個身處領導地位、具有群眾影響力的人擁有這種心理時。暴露在仇外心理下,會使發生嚴重社會衝突的可能成倍增加。在特殊情況下,這種危險表現為願意拒絕所有道德規範和禁令,從而導致衝動和魯莽行為。
社會學的一個公理是,仇外心理更可能發生在那些遇到與自我實現和對生活滿意度問題的人身上。眾多研究記錄顯示,對移民容忍度的決定性因素是收入水平。
但這是在理論上。
回到實踐,哈薩克斯坦當然也存在仇外心理,就像任何其他社會一樣。然而,鑒於人口中的主流部分支持旨在確保種族間和諧與機會平等的政策,哈薩克斯坦的仇外心理水平可以被評估為相對較低。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社會經濟形勢惡化,這種情緒可能會增長。它也可能受到直接經歷過不公平待遇的個人的創傷性經歷的影響。以史為鑒,仇外心理的增長會導致最災難性後果。
至於能夠抵制仇外情緒的增長、使其升級為暴力行動的因素,首先包括相關領域完善且詳細的立法,強大的法律文化傳統,公民對法院公正性和警察效力的信心,成熟的民間社會,發達的互助和支持網絡。
從當前社會政治議程中的熱點話題來看,可以得出結論,哈薩克斯坦公民的特點是排外程度不高。當然,地緣政治危機的影響也做出了自我調整。今天,哈薩克斯坦一部分人對大量國內流離失所者的就業和住宿存在客觀擔憂。而且這看起來並非完全沒有根據:媒體上出現了關於僱主準備解僱本國公民以僱用外國公民的信息。雖然這些都是個例,但也不能不加以注意,以避免局勢惡化——本國國家利益和本國公民的利益必須放在首位。
02「哈薩克斯坦人不支持仇外情緒」
政治學家扎克西雷克·薩比托夫
哈薩克斯坦的排外程度比俄羅斯等國要低得多。絕大多數人都不支持仇外情緒,只有一小部分人對一切外來事物表現出敵意。從這個角度來看,來自其他國家的仇外心理對哈薩克斯坦來說更加危險。
在民族間關係方面,哈薩克斯坦一直奉行相當克制、務實的政策。因此沒有什麼需要調整的地方。唯一問題是缺乏形成歷史記憶的明確國家政策。
03「這不是仇外心理是什麼?」
記者阿謝爾·謝里科娃
眾所周知,仇外心理是具有嚴重意識形態分歧的社會所特有的,由於種種情況,這些社會存在「自己人——外人」的劃分。鑒於哈薩克斯坦在大量問題上存在的嚴重矛盾,如語言問題、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徵、對歷史過去的態度、哈薩克斯坦在一體化協會中的成員資格等,出現排外情緒可想而知。
俄烏衝突及其造成的大量移民從俄羅斯湧入哈薩克斯坦,對哈薩克斯坦人來說是一個嚴峻考驗。互聯網上充斥着惡意發言和呼籲只讓逃離部分動員的突厥民族入境、對斯拉夫人關閉邊境的挑釁視頻,因為後者來這裡是為了「強姦、殺戮和煽動分離主義情緒」。這不是仇外心理的表現是什麼?
圖為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某邊境檢查站。
2021年11月,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發文評論針對哈薩克斯坦俄語公民的仇外心理事件,批評哈薩克斯坦的恐俄行為,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哈薩克斯坦許多人,包括一些當權者,認為自己有責任對這種「污衊」和公然的「謊言」作出回應。但拉夫羅夫說錯了嗎?特別是,他明確表示,這種情緒是由在該地區製造緊張局勢溫床從而獲益的西方國家挑起的。
美國斯坦福大學近期的一項調查結果也記錄了這一評估。據其互聯網觀察站稱,中亞社交媒體領域有一個虛假賬戶網絡,用俄語、哈薩克語和吉爾吉斯語發帖,其目的是刺激反俄和反華情緒增長。為達到更好的效果,該網絡的組織者故意強調俄羅斯和中國侵犯中亞公民民族身份的問題,並散布極端主義性質呼籲。
但這些信息幾乎沒有「激起水花」。長期以來,一些在哈薩克斯坦設立代表處的外國基金會系統性地向民間社會和大眾媒體提供贈款,用於開展此類活動。這種做法的結果是仇外情緒增長。幾年前,社會學家和政治學家協會證實,哈薩克斯坦社會存在「民族間疏遠」,據分析,這為仇外心理的出現提供了相當高的可能(在不同研究群體中,這種情緒的水平達到40%)。
當然,目前觀察到的仇外心理及其增長的主要原因,根本不在於對某些事件和現象的不同看法。這些問題更深層次,是由於在國家建設問題上缺乏明確的國家政策,沒有形成民族觀念、民族意識形態。
如果沒有專門的研究,很難預測仇外情緒在這種情況下會如何發展。但世界經驗表明,這會導致從某些民族的大規模被迫遷移到種族清洗,甚至種族滅絕。
顯然,哈薩克斯坦需要採取適當和充分的對策來防止這種威脅。但國家提出的教育措施不太可能產生任何重大影響。因為時過境遷,現在需要採取完全不同的、更強硬的方法,其中可能包括徹查對其他族裔群體成員的敵視態度,並強制提出刑事指控。
而仇外心理帶來的後果,在現階段仍是個反問句。
來源:qmonitor.kz
編譯:維卡
了解更多哈薩克斯坦資訊,請關注絲路新觀察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