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室內。
「你現在感覺怎麼樣?」
「我的身體依舊感到不適:喉嚨的哽咽感、胸口不自覺地深呼吸,還有手腳緊繃的肌肉。」
講完過往的種種後,她身體里那種湧起的恐懼與疼痛漸漸落潮。
圖片拍攝by木槿
「你現在有什麼樣的情緒?」他繼續提問。
「我想我的鼻炎可能會加重,以及明天我可能會為剛才的失態感到羞恥。」她想讓氛圍變得輕鬆一點,於是笑着顧左右而言他。
「我想我們把想法和情緒弄混了。」
他頓了頓,「情緒是你現在是否感到愉快,緊張,興奮,輕鬆等等。」
她仔細地檢查自己的內心,真誠又略帶無奈地表示:「我現在很平靜。」
是的,平靜。每次歇斯底里完,她都覺得一種怪異的平靜與麻木。
她一度懷疑自己是否有第二人格:那個第二個自我會在經歷應激性創傷後失控,又或者說,放縱身體用哭喊、自我傷害來表達恐懼與委屈。而宣洩過後,第一個自我又重新主掌身體,收拾殘局、回到軌道,並為第二個自我沒有闖下什麼禍而感到慶幸。
「又或者說,有點好奇。」她補充道,「身體為什麼依舊對那些早已成為陳詞濫調的傷痛如此敏感。」她驚訝於談起過往時迅速哽咽的聲音,但不同於以往的是,她不再為哽咽而羞恥,她只是擔心哽咽會妨礙發音的準確性。
圖片拍攝by木槿
她突然想起曾經參加的一個葬禮。
在那個悲傷的場合,她走近人群時腦子裡想的卻是:只有這種場合,不笑才不會被指責、被說「像欠了你錢」吧。
只可惜這樣的場合太稀少,以至於臉上的肌肉先她一步明白了該何時何地以何種姿態擺出讓他人舒適的微笑。
《槿緞》是筆者胡思亂想、胡言亂語之產物,以沒頭沒尾、沒章沒法為行文特點。其靈感來源於電影《朝花夕誓》中一個族群——他們以織布代文字來書寫故事與歷史。筆者想把腦中所想「織」在文學這塊布上,故作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