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唱片》推薦
香港電影版《井邊會》
▲節目音頻
上周四,《潮劇大舞台》在「老唱片」欄目中播出潮劇《井邊會》鮮為人知的一版——香港潮劇電影《李三娘·井邊會》,1961年由香港東山潮音劇藝社演出,萬聲電影製片公司出品,丁楚翹飾李三娘,庄雪娟飾劉承佑(劉咬臍)。大家已經習慣了的老王、九成,在該電影中是小王和九成,分別由李漢根、謝青松飾演。與舞台版相比,電影版《井邊會》的場景雖然是在攝影棚中構設,但比舞台場景更逼真,李三娘汲水的井、漫天飄落的雪、遠處曠野雲天……讓人有親臨其境的感覺。電影手段的運用尤其是特寫鏡頭,使人物面部表情、眼神和肢體語言更為細膩,更具表現力。
▲香港潮劇電影《李三娘·井邊會》視頻截圖
丁楚翹和庄雪娟是舞台、銀幕上的一對黃金搭檔,丁楚翹拍攝的電影主要與庄雪娟合作,如魚水般融合。丁楚翹屬大青衣,唱腔純凈、溫潤、樸素,且不失韻味,甚至還保留着童伶的那種字正腔圓。庄雪娟的唱腔音色偏冷,甚至曾有人用「高冷」形容,但細細品來,哪怕是微弱的一個音節,都含蓄而有情,如秋葉落地般輕盈飄逸,空靈而凄美。
▲香港潮劇電影《李三娘·井邊會》視頻截圖
該電影版的《井邊會》時長約30分鐘,比《潮劇大舞台》播出的廣東潮劇院、汕頭戲校等版本要少大約20分鐘,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香港版不少演齣劇目多採用古本,即便整理也沒有大幅度改動,而目前我們能看到聽到的諸多版本,是經過整理擴充而使篇幅變大的,主要擴展了李三娘獨立演唱的唱段,同時增加老王、九成的插科打諢,從而使李三娘人物形象更豐滿,老王、九成作為配角恰到好處的點綴,令舞台亦莊亦諧、更為生動。
一戲多版本在潮劇並不少見,但《井邊會》版本之多,其他劇目難以比擬。劇本不同、作曲(調式)不同、演出團體不同、主角不同,造就同一個劇目的多種特點風格,而尊古的香港電影版《井邊會》,又提供了可與眾多舞台版同名劇目比較的另類一版,比較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潮劇優秀傳統劇目從孤本、古本、老本,經整理、潤飾、提升,直至成熟、豐滿、定格的變化歷程。這,應該就是聽老唱片最大的收穫,也是老唱片的價值所在。
《潮劇大舞台》
節目播出時間:
FM102.0每天20:00—21:00
節目主持:汪洋
一檔傳播潮劇藝術的綜合節目,每天的節目定位各有不同,既有高朋滿座、梨園動態、梨園新秀、專輯鑒賞、戲文欣賞,還有名家名段、好戲好折、以曲會友、老唱片和潮樂潮曲等,內容豐實,形式多樣。弘揚潮劇傳統文化,用真誠連結戲迷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