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稱為香港「樓宇皇后」和「香港女首富」的龔如心,丈夫是和她青梅竹馬的王德輝,兩個人的父親是在上海結識的結拜兄弟。
上世紀69年代初,兩人獨立門戶、開始攜手創業,不久後就成為世界知名的大公司。到70年代時,他們的華懋集團就參與了香港700多個地產項目的開發,成為香港最大的私營地產商之一。
儘管當時、有華懋集團標誌的樓宇幾乎隨處可見,但是他們兩個的生活作風一直保持低調,少在公眾面前露面。尤其是龔如心,在丈夫在世時,她是個一直站在丈夫身後的女人,雖然很多重大決策是她們兩個一起決定的,但龔如心極少在公開場合露面。
1990年,丈夫被綁匪撕票後,她才不得不開始走出幕後、到了前台。
龔如心和王德輝結婚照
龔如心
起初,人們對龔如心的第一印象是持懷疑態度的。大家從她的迷你裙和T恤穿着來看,是在無法把她與電影、電視中的商界女強人的形象相提並論。
當時的傳媒還給龔如心起了個綽號,叫「華懋小甜甜」。接下來,事實很快證明,大家的懷疑是多餘的,「小甜甜」龔如心其實是個真正的「商界女俠」。經過幾年奮鬥,華懋集團不僅比丈夫在世時更加有影響力,發展的勢頭也越來越大。
1995年起,龔如心還和與國家農業部合作,成立了一個「如心農業獎勵金」,每周獎勵一名農民,每年將會有52個農民受惠,獎金為每人1萬元。她希望籍此鼓勵農民透過新型耕種、來改善生活。
據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的一名官員講述,這個計劃是龔女士在北京出席某一項活動時主動提出的。當時,她還特意強調說,受助者必須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
1996年,山東的一名叫做王樂義的農民到北京人民大會堂、接受了「如心農業獎勵金」所頒發的獎金。當時,事先得知消息的王妻心中早已做好了計劃,她想:孩子的學費終於有落了!
可是,令她沒想到的是,等到王樂義回到山東後,1萬元的獎金僅剩下兩塊八。
王樂義
壽光蔬菜博覽會
王樂義說,自己從北京買回來了許多種子和農業材料,「我把獎金用在農業上,算是對龔如心女士有了個交代。」
後來,王樂義作為內地冬暖式蔬菜大棚的發明人,奔波於全國各地無償傳授技術,在農村掀起了一場「綠色革命」。
據山東壽光市得一名宣傳部門的官員說,王樂義帶民致富,但自己卻多年甘守清貧的生活方式,這或多或少地都受到了龔女士的影響。
「別人設立基金、獎金的得獎人都是科學家、社會名流,拿到我的獎金都是種菜的、養花的、養魚的。別看他們都是小人物,他們乾的都是天大的事。民以食為天啊!」龔如心曾經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