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就是一個大江湖。江湖裡門派林立,高手如雲。有門派就會派生出江湖秩序。江湖排名高的,門派內第一高手的實力往往鶴立雞群,獨步武林。為了抑制該門派繼續壯大,江湖裡其他門派往往會派發江湖追殺令,對該門派的第一高手進行圍追堵截。被追殺成功的,有的功力減半,有的不復當年風采;另外那些成功躲過追殺的,成為了更加風華絕代的武林傳奇。
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讓你更加的偉大
19世紀80年代中期,NBA江湖中來了一位青澀少年。此君相貌平平無奇,所有的武林門派一開始並未在意這位江湖中後起之秀。當時江湖中有三大門派,他們是魔術師約翰遜領銜的洛杉磯湖人隊、拉里.伯德領銜的波士頓凱爾特人隊和微笑刺客托馬斯帶領的底特律活塞隊。進入江湖第一年,少年以一招「天外流星」揚名武林,他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挑戰NBA各大門派。江湖三大門派頓覺一股不寒而慄的威脅步步緊逼而來。遂下發江湖追殺令對少年進行狙擊。凱爾特人連續兩年在季後賽第一輪狙擊了少年,並和洛杉磯湖人隊輪流坐莊了武林盟主的地位。
少年自覺一招「天外流星」已不能獨步江湖,遂廣獵各路武功,勤家苦練。隨後的三年,雖然他早已突破了第一輪的魔咒,但是強大的江湖追殺令成為了他身上無法解開的桎梏。桎梏的始作俑者就是江湖中人見人怕的魔教教主底特律活塞隊的微笑刺客托馬斯。而江湖追殺令的執行者正是托馬斯帳下的四大惡人:比爾.蘭比爾、里克.馬洪、維尼.約翰遜和丹尼斯.羅德曼。此四人打球風格十分骯髒:踩腳、推搡、肘擊、摳眼等招式無所不用其極。他們甚至針對少年發明了一套臭名昭著的陣法:"喬丹法則"。沒錯,少年的名字正是後來在NBA成就偉大事業的邁克爾.喬丹。
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邁克爾.喬丹練就獨孤九劍,跨過了活塞的圍追堵截。之後「縱橫江湖八餘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更無抗手,無可奈何,惟隱居深谷,退役兩年,以棒球為友。嗚呼,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所謂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讓你更加的偉大。江湖追殺令是NBA聯盟中亘古不變的殺招,古往今來,只有他一個人戰勝了江湖追殺令,成為了獨孤求敗般的存在。
長江後流浪推前浪 江湖追殺令重出江湖
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換舊人。邁克爾喬丹的名字響徹了江湖。至此之後,NBA的青年才俊們如同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試圖從他的手中接過英雄的火炬。但是這些年輕的後起之秀們大多數都沒能逃過江湖追殺令的詛咒。所謂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但另一方面,因為能力越大,所以遭受的嫉妒和面對困難也就越大。
NBA始終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江湖。存在即合理,江湖追殺令的派發無疑養活了那些天賦沒有那麼出色,但又必須養家糊口的球員。他們存在的意義就是,成為那些試圖依靠天賦登上武林盟主寶座的天才們的試金石。江湖追殺令的本質就是讓這些天才們停下前進的腳步。長江後浪推前浪,讓我們來看看把前浪拍倒在沙灘上的江湖追殺令的伎倆有哪些?
(一)限制你的武功專長,遏止門派勢力壯大;
從前面喬丹的遭遇我們可以看出,進攻得分是邁克爾.喬丹的專長,底特律活塞隊的「喬丹法則」本質上是通過非常規的手段來阻止喬丹得分。當時的活塞隊仔細研究了喬丹的打球習慣,讓他在拿球的時候十分的不適,打亂了他的進攻節奏。儘管喬丹得分很高,但是由於球隊的打法太過依賴他的發揮,最終導致球隊輸球。我們再來看看幾個超級球星在重要比賽中輸球的原因,都是因為專長被抑制,導致了球隊整體發揮不佳:
(1)2001年總決賽,為了抑制艾弗森的進攻,菲爾.傑克遜先後派出科比和費舍爾防守艾弗森。但效果不佳,最後賭博式的派出泰隆.盧防守艾弗森,沒想到效果很好。正是由於泰隆.盧對艾弗森的干擾和抑制,湖人隊相對輕鬆地擊敗76人隊獲得了當年的NBA總冠軍。
(2)最近兩年,76人都有進入東部決賽的機會。但都被他們的另外一位天才球員本.西蒙斯浪費了。由於缺失了NBA最重要的投籃包技能,導致對手很容易針對他進行防守。如果西蒙斯不努力改善進攻的話,根據NBA江湖追殺令的規則,他將難成大器。
(3)勒布.朗詹姆斯是NBA歷史上各項數據最全面的球員之一。2007年進入總決賽的時候,由於各項技能包還未完全升級,進攻的重任全部落到了詹姆斯身上。馬刺用布魯斯.鮑文專門防守詹姆斯,並把他的命中率壓制在了36%,失敗的苦果自然無法逃脫。單核帶隊想要獲得NBA總冠軍是非常困難的。一旦你的專長被抑制,而其他的隊友又無法幫你分擔壓力時,那麼,想要逃脫江湖追殺令的圍捕基本上就屬於痴人夢話了。
(二)間接導致球員受傷,球星復出後功力減半
(1)喬丹第一次退役的時候,NBA選擇了兩個「天之驕子」來彌補他離開後的空白。一個是安芬尼.哈達威,另外一個是格蘭特.希爾。在喬丹離開後的第2年,便士哈達威和大鯊魚奧尼爾攜魔術隊來到了總決賽的舞台,讓人們看到了「喬丹接班人」的希望。邁克爾.喬丹可不會在總決賽失敗,但是哈達威還是輸了。在經歷了和奧尼爾分開及傷愈歸來後,哈達威功力減半,再不復當年之勇。格蘭特.希爾的情況和哈達威類似,他的起點和喬丹最為相似,不僅實力斐然而且人氣爆棚,是底特律活塞隊着力培養的天才球員。但一次腳踝大傷後轉會奧蘭多魔術,復出後狀態下降,漸漸退出了喬丹接班人的競爭。
(2)喬丹第二次退役的時候,四大分衛盡出,他們取代了哈達威和希爾來競爭喬丹接班人的稱號。艾弗森職業生涯前期身體素質爆棚,得分能力超群,最後卻倒在了上述第一種江湖追殺令的限制下。卡特和麥迪本有機會成為下一對「喬丹皮蓬」組合,卻選擇分開去開拓各自的道路,他們同哈達威和希爾一樣倒在了傷病的詛咒下。NBA高強度的防守和競爭是江湖追殺令的另一種形式。它讓這些曾經的天之驕子們逐一地退出了歷史舞台,泯然眾人矣。惜哉!(未完待續)
下一期,我們將探討抱團形勢下NBA江湖追殺令的演變和發展,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