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道理來說,印巴如今都已經簽署停戰協議了,雙方應該好好發展了,可誰曾想,印度到現在居然還不肯低頭,又開始為自己鳴冤了!
這不,就在前幾天,印度媒體發佈了一篇名為《克什米爾沒有陣風墜毀!法國專家駁斥巴基斯坦關於烏延被陣風擊落的說法》的文章。
這篇文章核心就一句話:巴基斯坦吹牛,殲-10根本沒打下來陣風!
誒,你要說印度空口無憑的話,人家印度還真的有理有據,甚至為了自己的理由可以站住腳,他還專門引用了法國專家的觀點。
在他們看來,網上流傳的陣風殘骸並不是真的,因為無論是從編號字體還是垂尾形狀甚至是焊接工藝上看,跟法國生產的陣風完全不一樣。
不僅如此,印度還說,霹靂-15E主要靠爆炸切割而不是破片殺傷,根本就沒有可能擊落飛機。
從巴基斯坦公布的導彈殘骸照片來看,這個殘骸很有可能是自己摔的。
而且印度媒體反覆強調陣風是4.5代隱身戰機,裝備了流星導彈和電子戰系統,雷達反射面積更是只有1平方米,強強聯合下,理論上不可能被殲-10這種非隱身機三殺。
再說了,巴基斯坦到現在還沒有辦法交出清晰的空戰錄像帶,只能依靠幾張模糊的圖片,怎麼就能確定陣風就是被殲10打下來的呢?
這種說法乍一聽挺專業,但仔細想想,巴基斯坦要是真用防空導彈或者空空導彈打下來飛機,殘骸碎片散落範圍可能達到幾公里,光憑几張局部照片確實很難實錘。
不過要知道,當時被毀的飛機可不止這一架,總不能都是自己摔的吧?
而且隱身性能根本就不是萬無一失的。
隱身優勢在體系化作戰面前可能被稀釋,就像武俠小說里輕功再快也躲不過天羅地網。
巴基斯坦現如今的武器裝備是ZDK-03預警機和殲10的聯合招數,完全可以在超視距外先發現目標。
所以印度這波「死不認賬」的操作,簡直把國際吃瓜群眾看得目瞪口呆。
明明巴基斯坦那邊殘骸照片滿天飛,法國專家和西方情報機構都悄悄遞刀子。
印度官方卻咬死「陣風沒被擊落」「都是自己摔的」,甚至搬出「電子干擾導致導航錯誤」這種科幻小說般的借口。
不過印度為什麼要這麼嘴硬呢?
其實印度這幾年對外一直都是營造着「世界最大民主國家」「經濟增速全球領先」的人設,因此來獲得其他國家的關注。
莫迪政府更是將民族主義當成自己治國的利刃,時不時就利用這一點來轉移國內矛盾。
一直以來,這招都十分好用,可誰知道沒這次卻突然踢到鐵板了。
這要承認了,不等於當眾扇自己耳光嗎?
更尷尬的是,印度媒體之前把陣風吹得天花亂墜,說它「碾壓殲-20」「改變南亞空中力量平衡」,結果實戰中被殲-10按在地上摩擦。
如果這個時候政府承認自己的失敗,國民肯定會對政府產生怨懟,莫迪政府的支持率估計得跳水。
再加上莫迪政府這幾年日子不好過,經濟增速放緩、農民抗議、宗教矛盾層出不窮。
5月空戰前,克什米爾恐怖襲擊導致26名印度遊客死亡,政府急需一場「勝利」轉移矛盾。
結果軍事冒險玩脫了,反對黨立馬抓住把柄,在議會咆哮「220億美元的光輝戰機項目是跨國軍火商的提款機」。
這時候承認失敗,等於給政敵送彈藥,所以莫迪團隊乾脆來個「否認三連」:不存在!沒發生!假新聞!
現在的印度像極了考試作弊被抓還梗着脖子說「我沒抄」的學生,一邊偷偷撕小抄,一邊盤算怎麼賄賂老師。
但現代戰爭不是考場,體系化作戰的差距靠嘴炮是填不平的。
除非印度能狠下心改革軍工體系、放棄「萬國牌」裝備、老老實實搞技術整合,否則下次空戰可能連嘴硬的機會都沒有——畢竟霹靂-15導彈不會因為對方不承認就繞道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