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飄了,戰帖下給中國,新華社被封殺,印中將:寧願跟中方開戰

最近國際新聞里,印度的「戲份」 實在太足,各種操作讓人驚掉下巴。一邊封殺中國權威媒體新華社環球時報,一邊有退役中將公然對中國下戰帖,聲稱巴基斯坦人更善於戰鬥,印度不應該跟巴基斯坦開戰,更應該跟中國開戰。種種迷惑行為,瞬間把印度送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讓人不禁想問:印度這是咋了,咋突然這麼「飄」?

事情還得從一場空戰說起。印巴矛盾驟然升級,當地時間 4 月 22 日,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槍擊事件成了導火索,導致 26 人死亡、46 人受傷,大部分還是遊客。印度一口咬定這事和巴基斯坦脫不了干係,指責巴方長期 「支持跨境恐怖主義活動」。巴基斯坦也沒慣着,立馬否認,雙方互不相讓。到了 5 月 7 日凌晨,印度空軍發起 「硃砂行動」,結果反被巴基斯坦給吊打,巴基斯坦反擊,直接擊落 5 架印軍戰機。巴方還大大方方地承認,空戰中用的就是中國製造的殲-10CE戰鬥機,甚至擊落了 3 架印度的法制 「陣風」 戰鬥機,這場面,想想都刺激。

本來嘛,勝敗乃兵家常事,打了敗仗就好好總結經驗,下次再努力。可印度偏不,非要上演一場「自欺欺人」 的大戲。在國內,印度開啟了為期 10 天的全國慶祝活動,大街小巷張燈結綵,各種集會一場接着一場,彷彿真的打了一場大勝仗。在國際上,印度還召集 70 個國家的外交官,繪聲繪色地炫耀 「勝利成果」,想把輿論扭轉過來。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印度這是輸紅了眼,越折騰越顯得底氣不足。

印度輸了空戰,心裏窩火,轉頭就把氣撒在中國媒體身上。中國的新華社和環球時報在 X 平台印度境內被封殺了。為啥呢?印度政府給出的理由是,中方媒體發表了印度戰機疑似被擊落的新聞,還配了戰機殘骸碎片的圖片,印度政府覺得這是 「假新聞」,於是就給 X 平台施壓。可問題是,那些照片是印度人自己拍的,還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印度媒體自己都報道過,這鐵證如山,印度政府卻硬要睜着眼說瞎話,強行把事情壓下來,這不是欲蓋彌彰嘛!而且,不光中國媒體遭殃,土耳其媒體等近 8000 個賬號,只要發了類似消息,都被 X 平台在印度封殺了。明擺着,這就是一場有組織、有預謀的 「輿論管控」 行動。印度這是想通過封殺媒體,堵住悠悠眾口,可這做法,只會讓自己在國際上更丟面子。

印度對中國媒體下手,除了想掩蓋失敗的事實,還有報復的意思。在印度眼裡,巴基斯坦空軍用中式武器把自己打得一敗塗地,這個「鍋」 就得中國背。可這邏輯也太荒謬了,武器是死的,人是活的,巴基斯坦軍人憑藉聰明的戰術和團隊合作發揮出武器的優勢,這是人家自己的本事,怎麼能怪到中國頭上呢?印度這種 「甩鍋」 行為,實在讓人無語。

更離譜的還在後頭。印度陸軍退役中將尚卡爾在一檔網絡節目里,發表了一番讓人驚掉下巴的言論。他竟然說,在巴基斯坦和中國之間,寧願和中國作戰,也不願和巴基斯坦作戰,理由是巴基斯坦人擅長戰鬥,比中國人更會操控中國武器裝備。這話一出口,網友們都炸鍋了,紛紛嘲諷:「外國人比自己還懂自己的武器?這是什麼神邏輯!」 要知道,歷史上印度和中國發生過衝突,可哪次印度贏了?尚卡爾這番話,說白了就是在為印度這次失敗強行挽尊,找的借口離譜得很,根本沒人信。後來,尚卡爾發現言論引起爭議,又急忙轉發視頻,說別人斷章取義,可這解釋顯得蒼白無力,反而讓自己更尷尬了。

印度現在的這些舉動,表面上是在「硬剛」,實際上透露出的是心虛和不自信。封殺媒體,是害怕真相被更多人知道,影響自己的國際形象;退役中將下戰帖,也是想通過這種極端言論轉移國內民眾的注意力,掩蓋軍事失敗的事實。可印度軍方要是真想提升實力,就不該在這些歪門邪道上花心思,而是應該沉下心來,好好研究空戰失敗的原因,學習先進的作戰經驗,提升自身的軍事能力。

這場風波里,巴基斯坦的表現倒是可圈可點。面對印度的挑釁,巴方不僅用實力給予了有力回擊,還在外交上保持着冷靜和理智。巴基斯坦外長達爾明確表示,巴方從未考慮用核武器打擊印度,相信憑藉常規軍事力量就能擊敗對手,同時也希望通過談判解決問題,維持停火成果。相比之下,印度的衝動和不理智就顯得更加突出。

印度這一系列「飄了」 的行為,不僅沒能給自己挽回面子,反而在國際上鬧了不少笑話。在國際社會倡導和平與合作的大背景下,靠這種自欺欺人、甩鍋挑釁的方式,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希望印度能早日清醒過來,摒棄這種錯誤的做法,用理性和務實的態度處理問題,別再讓這些鬧劇繼續上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