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價值創造 上海農商銀行穩中提質驅動投資價值提升

《投資者網》韓宜珈

2024年,中國銀行業正在經歷着高質量發展的轉型,數字化轉型與改革深化不斷地磨鍊着中國商業銀行的發展韌性。在大環境的考驗下,上海農商銀行在穩健經營下釋放價值增長,實現了營業收入與歸母凈利潤的雙增長。

4月25日,上海農商銀行(滬農商行:601825.SH)舉辦了2024年度業績說明會。對於2024年的經營表現,上海農商銀行董事長徐力用「六個穩」來概括:業績穩中增效,規模實力穩步擴大,品牌形象穩步提升,資產質量穩中提質,股東回報穩中有增,戰略策略穩紮穩打。未來上海農商銀行將持續着力增強抵禦經濟波動、穿越經濟周期的能力,提升經營的穩健性和可持續性。

上海農商銀行以穩健經營為基石,以差異化服務為引擎,持續鞏固本土優勢、培育新質生產力,致力於為股東、客戶與社會創造長期價值。

穩健經營回饋股東價值

2024年,上海農商銀行全年營業收入266.41億元,歸母凈利潤122.88億元,均實現正增長;2025年一季度扣非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2.58%。在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保持雙增的情況下,市值持續提升,2024年全年股價累計漲幅高達63%,在A股銀行板塊中位居第二位。

穩健的經營韌性是上海農商銀行高分紅率的「底氣」。2024年度上海農商銀行現金分紅比例為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的33.91%,較2023年度分紅率提升3.81個百分點,股息率超5%,維持了優異的水準。

數據顯示,自2021年上市以來,上海農商銀行每年現金分紅比例始終保持在當年歸母凈利潤的30%以上,累計派發普通股現金股利165.20億元(含2024年度分紅),為IPO募集資金總額的1.92倍。

對上海農商銀行來說,始終維持較高的分紅水平不僅是高質量經營的體現,更是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高的必然顯化。截至2024年末,上海農商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4.73%,較2023年度大幅提升141bp。

在最新公告的《估值提升計劃》中,滬農商行明確提出「公司將明確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的合意水平,以此作為分紅政策制定的風向標,並將分紅比例的穩中有升作為分紅規劃的重要目標」上海農商銀行董事長徐力也表示,「上海農商銀行有意願、有能力、更有底氣來維持一個較高的分紅水平。」

過去一年,上海農商銀行的資產質量與業務結構持續優化。風險抵禦能力不斷增強,不良率連續保持1%以內(0.97%),撥備覆蓋率352.35%,遠超行業平均水平;存款付息率控制良好,負債成本管控成效顯著,存款付息率為1.78%,近三年累計下降28bps,釋放更多資產配置空間。

優異的經營底色,也讓上海農商銀行在股東回報方面遙遙領先。上海農商銀行董事會秘書兼首席財務官姚曉崗表示,今年,上海農商銀行也會嘗試通過更量化指標,構建更合理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水平,補充成為今後分紅策略制定的第四個決策基本點,給予投資人更多的可量化的預期性。

特色經營打造「新質增長極」

以「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為使命的上海農商銀行,大力推進「客戶中心、普惠金融、數字轉型」三大核心戰略,堅持「實體優先、科創優先、民營優先、民生優先和收益優先」,着重打造「五大金融服務體系」,高度契合「五篇大文章」,通過深化特色經營,實現了從產品銷售向專業綜合服務進階升級。

上海農商銀行持續發展零售業務,將零售金融列為戰略「主戰場」之一。截至2024年末,全行零售金融資產(AUM)達7953.18億元,增幅6.63%,在全國農村金融機構中位於前列。與此同時,作為深耕上海的金融機構,報告期末,服務上海市60歲及以上老年客戶超400萬人,覆蓋上海七成常住老年人,全行銀髮資產管理規模超4700億元,建設千家「心家園」公益服務站。

特色經營推動高質量增長,上海農商銀行實現了從規模驅動向價值創造進階。新的一年,上海農商銀行將不斷推進零售數智化體系建設,聚焦客戶多元化資產配置需求;探索構建「線上直營+線下專營」服務體系,擴大銀髮客群服務覆蓋。

科技金融方面,報告期末,實現科技型企業貸款餘額1,149.8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24.69億元,增幅24.29%;科技型企業貸款客戶數4,278戶,較上年末增加1,003戶,增幅30.63%。覆蓋近半數上海「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未來,上海農商銀行將深化「鑫動能」客戶培育計劃,完善「1+1+12+N」專營體系,強化對硬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構建全鏈條、全方位科創金融服務生態體系,為科技型企業成長壯大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金融方面,2024年上海農商銀行實現綠色信貸餘額 843.35 億元,同比增長37.28%,落地全國首筆化工轉型金融貸款、航空業轉型金融貸款。上線綠金系統二期,大幅提升綠金業務效率。下一步,上海農商銀行制定了三年綠色低碳轉型行動方案,探索碳普惠服務,致力於打造長三角最具綠色底色銀行。

數智化領先錨定發展

在「十四五」金融科技發展規劃與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雙輪驅動下,中國銀行業正經歷着發展範式的深刻變革。作為長三角地區商業銀行的先導力量,上海農商銀行2024年度實現了科技投入13.35億元、同比增幅17.64%的亮眼數據,這一數據,不僅折射出區域性銀行數字化轉型的戰略決心,更揭示了新經濟周期下商業銀行價值重塑的行業邏輯。

從政策導向維度來看,上海農商銀行在科技布局上深度契合監管導向。據最新披露數據,截至2024年末,該行科技交付效率提升19%,金融科技水平持續提升,獲央行「金髮獎」、DCMM4認證(全國農商行首家),彰顯了其響應政策的主動探索。

相較於國有大行平均5%-7%的科技人員佔比,上海農商銀行擁有近10%的專職科技團隊配置,在區域性銀行中展現出了超常規的投入力度。

從行業角度來看,上海農商銀行的科技進化路徑以敢於創新的姿態迎立潮頭。「智能化縱深」與「本地化深耕」雙軌並行。上海農商銀行綠色金融系統三期工程與智能化風控體系的耦合發展,既避免了同質化,又精準對接了上海建設綠色金融基礎設施的需求。

數字化轉型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是戰略重構。上海農商銀行通過數字化轉型,內部提升風控、客戶體驗,外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特別是綠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充分體現了上海農商銀行的社會責任。

展望未來,上海農商銀行不斷嘗試新辦法、新模式,制定新目標,接受新挑戰,敢於自我突破,力求實現經營的新一輪增長。(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