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請知悉。
加拿大新總理卡尼剛一上任,就收到了來自中國的一份「厚禮」,一份加征100%關稅的清單讓卡尼這個新總理欲哭無淚,中方為何在這個時間點重拳出擊?
加拿大到底做了什麼觸碰我們底線的事兒呢?
新總理剛上台,100%關稅清單就送到了
2025年3月,加拿大自由黨選出了新黨首卡尼,這個經濟專家成了加拿大新一任總理,按理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卡尼雄心勃勃的準備大展拳腳整頓國家經濟。
可還沒等他琢磨明白國內那些事兒,一份來自我國的「大禮」就漂洋過海送到了加國門口,咱們直接對加拿大幾種重要出口商品祭出了高額關稅。菜籽油、油渣餅和豌豆的關稅直接飆到了100%,水產品和豬肉也沒逃掉,被加征了25%關稅。
這份「見面禮」夠分量,卡尼就算不想收也不行,加拿大經濟對這些出口產品的依賴程度可不低,一些農業州和漁業州幾乎指着這些生意過日子。
這次對菜籽油和豌豆加征100%關稅明擺着是看準了加拿大對我國市場的依賴程度,加拿大出口的菜籽油中有42%是流向我國的,而這回加征關稅直接讓加拿大最大的菜籽油出口商年損失預計超過8億加元,直接斷送了它全年利潤的60%。
加拿大豌豆也是這個狀態,出口的70%都被我國包圓了,現在關稅一上,150萬噸豌豆堆在倉庫里發霉,西部農業區直接成了「重災區」。
所以我們這次的反制措施就是精準投放,直接切中了加拿大的要害,水產品和豬肉加征的25%關稅也直接打在加拿大漁業和養殖業的軟肋上。
加拿大的豬頭和內臟等豬副產品有85%都流入了我國市場,這下利潤線被關稅一刀砍下去,漁民和養殖戶們只能含淚「吃土」了。
這些年加拿大是如何給我們下絆子的
其實我們的反制措施是一點都不過分,這兩年加拿大在國際上蹦蹦跳跳的特別歡,沒少給我們下絆子。特別是特魯多在台上那幾年,加拿大在涉華議題上蹦得高高的,政治上緊緊追隨美國的步伐,頻繁在貿易問題上給咱們設置障礙。
加拿大這兩年對我們從來就沒有友好過,2024年加拿大的一系列舉措更是讓中加關係直接進入冰點。我國這次反制措施只是對加拿大長期歧視性政策的回敬而已,卡尼只不過是恰逢其會的接棒了特魯多給他埋下的雷。
特魯多時期的加拿大,不知道跟隨美國腳步給我們找了多少麻煩,對我們的電動汽車和鋼鋁產品加征高額關稅,連借口都懶得找,直接甩鍋「保護本國產業」。
可是大家都心知肚明,加拿大其實就是想要當美國的狗腿子,對我們的制裁不過是向美國獻上的投名狀而已。
加拿大之前對我國電動汽車加征的關稅高達100%,鋼鋁產品關稅也有25%,這讓本來一片光明的中加貿易前景瞬間黯淡,我國車企在加國市場更是遭遇滑鐵盧,市場份額暴跌了78%。
鋼鋁企業一看情況不妙,乾脆收拾東西退出了加拿大市場,不過加拿大也沒撈着什麼好處,國內鋼鋁產能本來只夠滿足40%需求,剩下的只能高價從美國進口,一圈操作下來平白無故的上美國割了不少韭菜。
但特魯多卻根本不在乎,只要能讓美國說好就萬事大吉了,既然加拿大不仁,我們當然不可能平白無故的受加拿大欺負。
除了加征關稅之外,加拿大還玩起了限制措施,試圖阻礙我國高科技產品進入他們的市場。2024年底,加拿大宣布要在2025年對從我國進口的部分太陽能產品和關鍵礦產加征關稅,還準備未來把半導體、永磁體等高科技產品也列入名單。
這些歧視針對的目標非常明顯,就是為了配合美國對我們進行全方位打壓,可笑的是加拿大的忠心耿耿真的換回了美國的賞識嗎?
其實並沒有,在特朗普眼裡,特魯多隻不過是拜登的走狗而已,跟他特朗普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所以在特朗普上任之初,就曾不止一次的當眾羞辱過特魯多,甚至放話說要吞併加拿大,讓其成為美國第51個州,特魯多自然也沒得到個好下場,國內支持率連年下跌之後,無奈之下只能捲鋪蓋走人。苦了加拿大公民,跟着加拿大的政策躺的槍,本來想從美國那撈點好處,可自家經濟被這些神操作搞得一團糟。
除了貿易摩擦之外,還別忘了之前那麼晚周時間,那時候加拿大為了配合美國打壓華為,不惜直接利用司法手段扣押了孟晚舟,讓中加關係直接跌入谷底。
人民日報當時評價道:美加所講的法律不過是服務於美國巧取豪奪、打壓異己、謀取私利的工具,毫無公正性、正當性可言。
所以加拿大在我們眼裡早就沒有什麼信任可言了,既然旗幟鮮明地站在我們的對立面,那麼我們就讓他知道。抱緊美國的大腿並沒有什麼用,只要我們的反制措施來臨時,整個加拿大都要承受東方大國的怒火。
那問題來了,我國的反制到底會給加拿大造成多大影響?卡尼的新政府能扛住這次經濟衝擊嗎?
反制生效:加拿大的「經濟寒冬」
就連美國跟我們打貿易戰都是一個傷敵八百,自損一千二的結局,就何況經濟體量遠遠比不上美國的加拿大呢?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市場,我們的市場規模就是貿易戰的底氣,這個世界少一個加拿大可有可無,但世界經濟是斷然少不了中國參與的。
在對加拿大實施反制措施的同時,我國跟俄羅斯簽了個200%進口增量的協議,另外還打算擴大國內油菜種植面積300萬畝。
既然貿易戰已經開頭,那未來我們也就不需要加拿大的東西了,就算它的菜籽油再好,替代個菜籽咱們有的是辦法,就是要讓加拿大知道什麼叫覆水難收,破鏡難圓。
現在關稅政策落地之後,加拿大的豌豆產業直接崩盤,庫存積壓嚴重,價格跳水了至少30%,那些依賴出口豌豆的農戶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堆積如山的豌豆發霉變質。
加拿大西部現在可是有超過15萬農民靠種豌豆過活的,就這個局看卡尼到底要怎麼解?
這還只是加拿大經濟受影響的一部分而已,我們的一系列反制措施打擊的其實是加拿大整個對外貿易體系,加拿大是一個依賴資源出口的國家,對中國市場的倚重不用多說。
中國市場一直是加拿大的重要出口方向,失去這樣一個大客戶影響的可不僅僅是農民,用不了多久加元的匯率和股市就會表現出下跌趨勢。
這兩年加拿大的經濟本來就不景氣,在這個節骨眼上得罪我們是典型的得不償失,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更何況美國現在對加拿大也不怎麼友好,特朗普前段時間還嚷嚷着要加征10%的關稅,雖然最後沒能成形,但至少美加關係已經出現了裂痕,加拿大可以依靠的最後屏障沒有了。
在細看加拿大的各個出口產業,幾乎沒有一個能夠逃脫我們的關稅打擊範圍的,我們的關稅打擊也包括加方的能源行業,現在我國已經停購加拿大的石油,每天80萬桶原油早就無處可去了。
堆積的原油佔用倉儲不說,還逼得加拿大主要產油區阿爾伯塔省不得不減產60%,阿爾伯塔省的油砂礦公司整天叫苦連天,資金鏈瞬間斷裂,大批量項目面臨停工甚至取消。
這些公司之前跟中國企業簽訂的合作計劃也全部報廢,經濟損失可想而知,現在薩斯喀徹溫省的油菜籽期貨甚至單日暴跌19%,創下了近幾十年來的最大跌幅。
這些資源產業的衰落,影響的可不只是公司利潤,更涉及到成千上萬工人的飯碗。
最主要的是,我們的一系列反制手段對國內根本沒什麼傷害,這些加拿大的出口品我們都可以在世界其他地方找到替代,而且供應的非常充足穩定,市場平穩到連一點泡泡都沒冒出來。
這就是真正的大國底蘊,我們有足夠的信心和實力打贏這場貿易戰,向世界展示大國的力量,現在加拿大的老百姓最近感受到了經濟壓力,超市的物價已經開始上漲,豬肉和水產品的價格節節攀升。
以前便宜的加拿大本地貨貴的不少不說,供應的也不充足了,
所以加拿大隻不過是個銀樣蠟槍頭,別看平常挺風光,號稱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可在中美之間夾着早就不復當年的盛況了。
結尾
這次中方的反制不僅擊中了加拿大經濟的軟肋,還震動了整個西方世界,也告訴那些想跟着美國身後搖旗吶喊的國家,一定要看清形勢,否則繞到最後自己一定是那個最大的受害者。
對加拿大新總理卡尼來說,剛剛上任就不得不面對這份來自中國的「大禮」,是該考慮一下今後的路該怎麼走了,是要繼續跟着美國同我們對抗,還是及時準備思路加入一帶一路的新格局呢?
不管他怎麼選,任何試圖挑戰我國經濟利益的國家,最終只會自討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