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第一批調到空軍的基層軍官,64歲晉陞上將,晚年捐出畢生珍藏

1949年,四野劉亞樓在進軍中南的途中接到了組建新中國空軍的指示,在這之後,劉亞樓帶領考察團前往蘇聯,爭取到蘇聯的幫助,空軍也正式成立。空軍成立後,為了加強空軍的建設,劉亞樓從全軍基層抽調了一些年輕有為的軍官,在這些被抽調到空軍的基層幹部中,有的人成就很高,比如李景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值得一提的是,李景還是第一批被抽調空軍的基層軍官,在這之後,他投身我軍空軍的建設,尤其是在海航兵的建設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並被授予了上將軍銜。那麼,李景的身上都有什麼故事呢?

李景出生於1930年,山東滕州人。在李景的青少年時期,他見證了我黨團結全國各族人民,打敗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抗日戰爭勝利後,李景本以為能迎來安定和平的生活,然而,國民黨反動派卻發動了內戰,戰火再次重燃。在這種背景下,1946年,李景加入了我軍,開始為拯救國家與民族而戰鬥。

參軍之後,李景主要在山東半島戰鬥,他從一名戰士做起,後來又當了迫擊炮手與文書。在我黨的領導下,他冒着生命危險投身解放戰爭中,先後參加了孟良崮戰役魯西南戰役以及大大小小的戰役,期間他兩次立功,為解放山東半島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1949年,為了加強空軍的建設,李景作為第一批基層軍官被調到空軍,在這之後,李景以飽滿的熱情投身空軍的建設當中,他積極訓練,並憑藉紮實的基本功成為一名特級飛行員,同時,李景也擔任了中隊長一職,參加了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期間,李景表現非常出色,榮立三等功一次。從朝鮮回國後,李景繼續投身我軍空軍的建設,尤其是在海軍航空兵的建設過程中,他做了大量開創性的工作,並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促進了我軍海軍航空兵的發展壯大。

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後,在幹部「四化」政策的推進下,很多年輕有為的幹部得到了提拔。1982年,李景被提拔為海軍副司令員,一年後,他又兼任了海軍航空兵司令員,繼續為建設海軍航空兵殫精竭慮地貢獻。

1988年,58歲的李景被授予海軍中將軍銜,1992年,李景離開了工作多年的海軍,被調到總參謀部,擔任了副總參謀長一職,他的軍銜也改為陸軍中將,同時,李景也繼續投身我軍的正規化與現代化建設當中,尤其是在戰備訓練、多兵種聯合作戰等方面,做了大量開創性的工作,為促進我軍發展壯大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1994年,64歲的李景被授予上將軍銜,成為當年參加授銜的19位上將之一。在這之後,李景繼續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為我軍的革命化、正規化與現代化建設傾注了大量心血。1995年,李景卸任副總參謀長後退出現役,晚年他並沒有閑着,而是繼續為我軍的建設獻言獻策,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晚年的李景非常關心家鄉的建設與發展,他還把自己畢生的珍藏,包括一些珍貴的圖書與藝術品等全部捐獻給家鄉,幫助家鄉培養青年人才。2022年,李景因病去世,享年9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