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下的攔截奇蹟:揭秘以色列防禦系統如何抵擋伊朗大規模飽和攻擊

在一場彰顯以色列及其盟國強大且多層次導彈防禦能力的實戰檢驗中,伊朗周六深夜向以色列發射的近乎全部彈道導彈和無人機遭遇攔截,未能達成預期打擊目標。據統計,伊朗在短短五小時內自其境內發射的超過300枚各式導彈,在穿越約1770公里的長途跋涉後,在接近以色列前大多被成功攔截。

以色列軍方在周日公布,伊朗發射的「99%」的進攻性武器遭到了以色列及其盟友的聯手攔截,僅有「小部分」彈道導彈最終落入以色列境內。這次伊朗發起的攻擊波次包括約170架無人機、30多枚巡航導彈以及120多枚彈道導彈。

美國總統拜登在周日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通話中強調,此次成功攔截是對以色列防禦體系的有力證明,因並無任何「關鍵設施」遭受實質性打擊。

美國海軍艦艇和軍用飛機同樣參與到攔截行動中,擊落了至少70架無人機和三枚彈道導彈,儘管官方尚未詳細說明所採用的具體防禦手段。

美國海軍在地中海東部的兩艘宙斯盾導彈驅逐艦上運用相關防禦系統,成功擊落至少三枚彈道導彈,這一信息得到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記者奧倫·利伯曼的報道證實。此外,美國戰機亦成功攔截了部分伊朗的軍械,儘管並未透露這些戰機的部署位置,但該區域存在美國海軍航母及陸基飛機的可能性極高。

拜登發表聲明表示,美國已經全面備戰,全力協助以色列抵禦伊朗的襲擊行為。他表示,美國軍方在過去一周內已將飛機和彈道導彈防禦驅逐艦調遣至相關區域,正是這些及時的戰略部署和美軍的卓越技能,助力以色列成功地攔截了絕大多數的來襲無人機和導彈。

英國國防部聲明表示,英國也準備啟用其部署在該區域的皇家空軍力量,隨時準備攔截在其任務範圍內的任何空中攻擊。

以色列軍方發言人透露,法國在此次攔截伊朗襲擊的過程中也發揮了關鍵作用,三國間的緊密合作在此次緊急事件中展現得淋漓盡致。發言人強調:「我們正與美國、英國和法國密切協同,這種夥伴關係一直以來都很堅固,但在今晚,它以一種非同尋常的形式體現出來。」

與此同時,以色列運行着一系列精密複雜的防禦系統,旨在對抗從彈道導彈到低空飛行的巡航導彈和火箭彈等多元化的攻擊手段。尤其是自以色列對加沙地帶展開軍事行動以來,其引以為傲的「鐵穹」防禦系統頻繁登上新聞頭條,對於去年10月7日哈馬斯在以色列境內的襲擊做出了有效回擊,從而加劇了當前地區的緊張局勢。

據以色列導彈防禦組織(imdo)介紹,「鐵穹」系統構成了以色列導彈防禦體系的基礎,全國部署了至少10座「鐵穹」炮台,每座炮台配備雷達設備,能夠探測火箭彈並迅速通過指揮控制系統分析來襲射彈是否構成威脅或有可能擊中人口稀少區域。一旦判定為威脅,鐵穹系統會立即從地面發射導彈,在空中予以攔截並摧毀。

以色列導彈防禦體系的下一層次為「大衛的吊索」,專用於防範短程和中程威脅。這一系統由以色列拉斐爾先進防禦系統公司與美國雷神公司共同研發,採用stunner和skyceptor動能攔截器,可在186英里之外精確打擊並摧毀目標。

位於「大衛的吊索」之上的是以色列與美國聯合開發的arrow 2和arrow 3導彈防禦系統。其中,「箭2」通過搭載破片彈頭,在高層大氣的最後階段摧毀飛向目標的彈道導彈,其射程可達56英里,最高攔截高度為32英里,被認為是以往以色列曾使用的美國愛國者導彈防禦系統的升級版本。而「箭3」則採用命中殺傷技術,在太空階段即對來襲彈道導彈進行攔截,確保其無法重返大氣層並接近目標。

媒體報道指出,以色列還配備了如f-35i隱形戰鬥機等先進空中力量,此前已成功用於擊落無人機和巡航導彈。以色列軍方發言人證實,真正到達以色列境內的彈道導彈落在了以色列南部的內塔維姆空軍基地,但僅造成了輕微的建築結構損壞。他補充道,即使在遭受襲擊後,該基地依然保持正常運轉,飛機持續在該基地起降。

以色列空軍周日早些時候發佈的照片展示了f-35和f-15戰鬥機完成所謂成功的「攔截」和「防空任務」後平安返航的畫面。發言人最後補充,部分向以色列發射的武器源自伊拉克和也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