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品海鯤潛艇!西方媒體稱,建造工藝差,設計不合理,水下噪音大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最近,對岸的首艘自造潛艇——「海鯤」號首次下水並即將開始海上試驗。

這艘潛艇從浮船塢上被投放到海中,觀察者們有了最好的機會更詳細地觀察這艘潛艇。美國《戰區》網站對其的總體評價是繼承了荷蘭海象級潛艇的很多特點,但也存在較多問題,特別是建造工藝較差,水聲噪音會比較大,也缺乏拖曳聲吶等先進水聲探測設備。

從現場拍攝的照片看,「海鯤」號的指揮塔圍殼工藝確實不可恭維,相比艇體殼體更加坑坑窪窪,美國《戰區》網站也不得不稱,新照片沒有能夠反駁此前人們認為該艇工藝達不到高水平的論斷,但是要考慮到一艘潛艇能夠快速完工,那麼還是可以情有可原的。

從艇體情況看:

艇首是6具533毫米口徑的魚雷發射管,主要發射mk48重型魚雷、「魚叉」反艦導彈或者容納水雷。

魚雷發射管下方是圓柱形陣列聲納(cas),它是潛艇聲學傳感器套件的主要部分,由圍繞橫截面排列成一圈的水聽器組成。

聲響攔截/測距陣列的桅杆狀感應器(lntercept array)從艇體艏部突出,位於指揮塔圍殼前方,用於定位、處理和顯示截獲的主動聲吶傳輸和任何聲學瞬態事件。該系統提供信號源的方位、範圍和速度。它還可用於監測潛艇本身部署的武器和對抗措施,以及水下通信和潛艇自身的噪音水平。

艇體上方兩側,分別有3處被動測距聲吶 (prs) 的凸起,位於艇體較高的位置。

再往下看,可以看到舷側聲吶陣列,位於艇體下方,與其他聲吶位置相距較遠,可以優化其與潛艇本身的聲學「解耦」,提高探測敏銳性。但是這個聲吶與艇體之間有較大的空隙,不排除這個位置的水流會產生較大的噪聲,影響潛艇的隱蔽性。

此外,沒有證據證明該艇裝備有拖曳式聲吶,這就會使潛艇失去重要的探測手段。

船體側面有一個有趣的大孔,看上去應該是排水口,和其他的排水孔相互呼應。

但這個位置也表明了這艘潛艇採用了雙殼體和單殼體融合的耐壓殼體設計。這一特徵見於荷蘭海象級,對島內的設計產生了重大影響。

「海鯤」號潛艇的前部和後部採用雙層殼體,而中心部分的耐壓殼體卻是單殼體,主要是為艇員提供更多的內部空間。單雙殼體混合導致潛艇殼體的外徑略有不同,就形成了現在這個奇怪的造型,也將產生額外的噪音。

值得注意的是,在艇體後部側面有一組圓形小孔,這是布置的反魚雷對抗裝置,也就是發射氣幕彈之類的干擾彈,以對抗來襲的聲制導魚雷等。

最後,艇體的後部是x形舵和尾鰭布置,以及一個相當標準的螺旋槳,沒有像德國212型潛艇那樣採用減少尾流特徵的尾流衰減器,因此推進裝置水平確實一般。

總的來說,「海鯤」號潛艇可以看成是島內吸收了荷蘭海象級潛艇之後,在融合了一些自己的技術,研製出來的一款新型常規動力柴電潛艇,也沒有安裝aip動力系統,整體水平並不高,技戰術性能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