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擔任空軍副司令員,中將軍銜,父親是上將,岳父是國防原部長

什麼叫將門虎子,開國上將楊成武和兒子楊東明就是典型,雖然楊東明沒有像父親一樣在戰場上浴血奮戰,但他長期在部隊技術崗位上工作,為部隊現代化改革做出非常大的貢獻。

在總後勤部的楊東明

1949年10月是新中國成立的日子,伴隨着全國上下一片喜悅,楊東明呱呱墜地。

楊東明從小對父親楊成武非常崇拜,小時候的他就經常看着父親身上的戎裝發獃,渴望和父親一樣穿上軍裝為國效力,長大後他毫不猶豫參軍入伍。

誰能想到一個平時上課都坐不住的「皮猴子」,參軍後居然能耐下心撿起書本學習,楊東明便是如此。

進入部隊後,楊東明表現得非常活躍,新兵連時期就已經是訓練標兵,下放到部隊後更是軍中格鬥、射擊的好手,知道他身份的人都誇楊家後繼有人。

可事情總沒有一帆風順的,有一次楊東明和戰友閑聊的時候,聊起國內外軍事裝備的差距,一直堅信人定勝天的他內心有些許動搖。

或許人一定能戰鬥高科技武器裝備,但這中間的差距可能需要無數鮮血、人命填進去,如果能抹平中間的差距,是不是就可以不用犧牲那麼多人。

抱着這個想法,楊東明在訓練之餘拿着書本啃,從最開始看書就迷糊慢慢成長為一點就通,楊東明在這期間花了無數心血和時間。

1974年9月,楊東明在部隊首長的支持下成功考入北京航空學院火箭發電機專業,在裏面進行為期3年的學習。

畢業後楊東明從陸軍轉行到空軍,先是在某導彈師當副營長,後來又轉任某導彈團的技術處副處長,這一切都和他航空學院優秀的學習成績分不開。

1980年1月,楊東明作為優秀基層幹部被推送到國防科委科技部做參謀,在這裡他第一次嘗試站在大局上看待全軍武器裝備和科技進步,受益良多。

2000年楊東明成為總後勤部物資油料部部長,軍銜少將,此時的他早就不是當年被人在背後指着說這是楊成武的兒子楊東明,而是中國解放軍隊伍里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是憑着自己實力在部隊里牢牢紮根的優秀軍人。

在一次記者會上,記者突然向角落裡的楊東明提問:「關於軍隊物資採購改革進展如何,請問楊東明將軍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

突然被點名的楊東明一點都不慌張,這塊工作本來就是他一直在負責,各項數據他再清楚不過了。

楊東明回答記者說:「軍隊物資採購改革最大的方面是集中招標採購,我們一直在努力優化這方面的流程。」

他就2002年的物資綜合採購事項進行介紹,表示當年全軍各類物資集中採購了60多億元,有效地避免各部隊分散採購帶來的重複浪費,節約經費6.5億元,其中招標採購節約資金率達到16%。

大宗物資的採購統一由總後軍用物資訂購局負責後,採購效率和規模都有大幅度提升,用更少的錢辦了更多的事,是部隊物資採購改革的一個大勝利。

父親永遠是兒子的榜樣

在楊東明的軍人生涯中,父親楊成武一直是他追趕和學習的目標,無論是在楊成武戰友還是黨史資料上,楊東明總能看到楊成武各種優秀戰績,讓他心生嚮往。

兵不血刃拿下三縣城是楊成武在紅軍時期極為出色的戰鬥之一。

193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作出了一項重要決策,即利用當前有利時機,迅速渡過金沙江,進入川西地區。

為了執行這一任務,楊成武率領的紅四團被選為先頭部隊。

當時,部隊已經佔領了昆明東方向的嵩明縣,但是想北渡金沙江紅四團必須首先克服兩隻攔路虎,分別是駐紮在昆明及周圍的滇軍祿勸武定元謀3座縣城的地方武裝

面臨著前有頑敵、後有追兵的嚴峻形勢,如果處理不當,紅四團就可能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

在考慮當時的情勢後,楊成武和新任團長王開湘經過認真權衡,認為時間緊迫,不宜與敵進行正面交火。

楊成武政委向團長王開湘建議:「要想快速通過敵人防線,必須用巧勁,避免戰鬥擴大化招來附近援兵。」

王開湘非常贊同楊成武的意見,剛好當時紅軍部隊在回師遵義時繳獲的一批國民黨軍服和配套的武器。

兩人商議後決定用這些國民黨服裝和武器偽裝成國民黨中央軍部隊,楊成武裝扮成國民黨軍團長隨偵察連走在前面,向祿勸方向前進。

到了祿勸,守城的民團看到來人是中央軍,不敢有絲毫怠慢乖乖地打開城門,任由偵察連大搖大擺地進城,楊成武一行人便直接走到縣政府。

「中央軍」的到來引起了祿勸縣的縣長、警察局長、民團團長、商會會長以及城裡的大小紳士、地主的注意,他們紛紛趕往縣政府大廳,迎接這位「中央軍」團長的到來。

為了表達對楊成武的尊重和歡迎,胖縣長下令籌辦一場豐盛的午宴,各種好煙好酒擺得滿滿的,讓人目不暇接。

當上了第三道菜時,楊成武問身邊的胖縣長:武定縣的情況怎麼樣,你們知道不?」

「不太清楚!」胖縣長支支吾吾地回答。

「老百姓交了錢,養着你們,你們就這樣敷衍塞責!」楊成武擺起官架子,大聲訓斥道。

大廳里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紳士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一個個面面相覷。

這時,楊成武的部下王友才走到胖縣長身邊,告訴他很快有部隊行軍到武定縣附近,建議他趕緊打個電話讓武定縣縣長提前做好招待,這樣「團長」的氣自然就消了。

胖縣長聽得連連點頭,他一邊往電話機房走,一邊用手帕擦額頭上的汗,跑到電話機房後,他大聲向對方嚷道:「武定縣長嗎?『中央軍』馬上就去武定,請開門迎接!」

楊成武一看目的已經達成,他也不願意久待,就起身要離開,豐盛的午餐吃到一半便結束了。

因為祿勸縣長的那個電話,武定縣的官員看到「中央軍」到來一點都沒懷疑,歡迎場面搞得比祿勸縣還要盛大,紅軍很輕鬆就拿下了這個縣城。

接下來的元謀縣也沒大差不差,等楊成武帶部下抵達時,元謀縣的大小官員和民團已經集合好,連夜迎接。

「所有人都不許動,我們是中國工農紅軍,你們被俘虜了!」

身穿國民黨軍裝的楊成武一聲大喊,嚇得元謀縣那些地主和官老爺動都不敢動,只能在紅軍戰士面前乖乖當俘虜。

這次化裝奇襲取得非常大的成果,紅四團僅用一天時間就輕鬆拿下三個縣城,中間沒有動用一槍一彈,也沒有驚動國民黨軍隊,為大軍直插金沙江畔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抗美援朝功勛楊成武

1951年抗美援朝的戰場上,不甘心失敗的美軍決定在8月發動大規模的夏季攻勢,和他們進行作戰的正是剛剛進入朝鮮不久的楊成武第20兵團。

早在1951年初的時候,中央軍委考慮到朝鮮戰場上的局勢,決定組建志願軍第20兵團,楊成武為司令員,該部隊經過半年多的籌備於6月正式奔赴抗美援朝戰場。

面對美軍發起的夏季攻勢,楊成武和第20兵團各級指戰員毫不畏懼,他們英勇作戰粉碎了美軍一個又一個兇狠攻勢,還時不時組織反擊,有效地消滅了美軍有生力量。

9月29日,美軍再次展開秋季防禦作戰,楊成武所指揮第68軍和第67軍,全部投入作戰。

其中,第68軍接替了朝鮮人民軍第5軍團在北漢江以東20公里正面的全部防務,他們邊接防邊作戰,展現出了卓越的反坦克作戰能力,創造了文登里地區反坦克作戰的光輝範例。

而第67軍則在金城正面20公里地區,抗擊了美軍和南朝鮮軍4個師的進攻達10晝夜之久,最終粉碎了聯合國軍在東線的進攻,創下了朝鮮戰場日殲敵最高紀錄。

對於這兩個軍的出色表現,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彭德懷給予了高度讚賞,他在讚揚中說道:「這兩個軍的作戰表現非常出色,他們不僅完成了防禦任務,還創下了反坦克作戰的光輝範例,為朝鮮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遏制侵朝美軍的秋季攻勢後,雙方於10月25日重新回到談判桌前。

談判過程中,雙方就一些重要地點的歸屬問題發生了激烈的爭執,其中「510」高地是雙方討論的焦點之一。

「510」高地位於中朝軍隊大黑山一線防禦的中心地帶,如果中朝方面控制了它,將使東西兩線防禦連成一片,極大增強防禦的穩定性;如果美方控制了它,不僅會割裂志願軍陣地,而且還會成為其大舉進攻的橋頭堡。

經過激烈的爭執,雙方最終商定,由中立國近日派飛機臨空偵察照相,屆時根據陣地上飄揚的軍旗來判斷高地的歸屬。

那時候,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510」高地被美軍搶先佔領,正好位於楊成武將軍第68軍的防線對面。

高地的失守直接關係到談判的主動權,楊成武感到十分焦慮,他深知這個高地對於志願軍的重要性,於是他挑選了一支精悍的隊伍準備奪回高地。

在部隊出發之前,楊成武對戰士們說:「挑個小突破口,反擊動作要快,火力要集中,要猛、要狠、要准,我們要讓敵人知道我們的厲害!」

隨着一陣急促的號角聲響起,志願軍戰士們以雷霆萬鈞之勢向敵人發起了進攻,他們趁着風雪和暗夜的掩護,猶如猛虎下山一般沖向敵人,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奪旗大戰。

在這場戰鬥中,敵我雙方你來我往,爭奪異常激烈,陣地上炮火紛飛,硝煙瀰漫。

戰鬥打到最激烈的時候,陣地上只剩下兩名志願軍戰士,可他們毫不畏懼,用精準的射擊和巧妙的戰術打退了敵人十多次衝鋒,一直堅持到後續部隊趕來。

第二天清晨,當陽光灑滿大地,中立國的偵察機飛過戰場時,看到的是白雪映襯下鮮紅的志願軍旗幟在「510」高地上高高飄揚。

1952年春,楊成武由於身體的緣故,不得不暫時告別朝鮮戰場,因為他的英勇表現和無畏精神,被授予朝方一級自由獨立勳章

楊東明與妻子的愛情

正是因為楊成武的言傳身教,才有了楊東明後來追求上進,努力在部隊裏面學習提高本領的事情。

都說認真的男人最帥,楊東明努力拚搏的樣子無意間讓一個女孩子傾心,她便是楊東明未來的妻子秦畹江

秦畹江的父親開國中將秦基偉,曾在1988年被任命為國防部長,上甘嶺戰役中秦基偉將軍帶領十五軍浴血奮戰,打得美國人一點脾氣沒有。

兩個開國將軍子女的婚姻或許會有人聯想到「聯姻」,但實際上這是一段自由戀愛,楊成武將軍和秦基偉將軍解放戰爭中分別隸屬中野、華野,交際很少,沒有太深厚的淵源。

一直到楊東明和秦畹江確定關係決定要結婚了,雙方家長才知曉對方的身份。

秦畹江不只是楊東明背後的賢妻,她在商業上有自己的成就,曾擔任光大集團貿易部經理,後來還涉足過房地產、投資和機械製造等多個領域,出任董事、副董事長等職務。

2005年,在總後勤部工作了6年的楊東明受中央軍委委派,調任到空軍副司令員,2年後楊東明被授予中將軍銜。

2012年楊東明達到服役最高年齡從部隊退役,夫妻倆退休後大多數時間都在家頤養天年,偶爾出門也主要是參加一些紅色紀念活動。

參考文獻:

《被譽為「白袍小將」的楊成武上將》王曉平

《楊成武 兵不血刃 智取三城》王德生 王喜陽

《搭建軍地採購合作平台服務軍隊現代化建設——訪總後勤部物資油料部部長楊東明少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