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愈演愈烈,雙方的對抗也在不斷升級。尤其是隨着克里米亞大橋發生爆炸,俄軍對基輔在內的九個地區展開轟炸之後,意味着俄烏衝突很有可能會演變為「宣戰」。
不要忘記,此前俄羅斯已經發出警告,任何對克里米亞大橋的攻擊,都可以視為「入侵」。如今看來,俄羅斯真的是說到做到,而且此次轟炸之前,俄軍可是剛剛任命蘇羅維金,作為俄軍對烏特別軍事行動的總司令。也就是說,這是俄軍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第一把火」。可是有消息稱,美國前陸軍副參謀長卻揚言,美國只用了區區660億美元,就得到了一個與俄羅斯不死不休的烏克蘭。
因為從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美國對烏援助資金達到660億美元。那麼美國支出660億美元,最終得到了什麼?當然是得到了一個非常滿意的結果。
畢竟在美國看來,如今在前線送死的是烏克蘭軍人,並不是美國大兵。更何況, 美國對烏援助的軍火,並不是最先進的高精尖武器,而是庫存武器。至於所謂的660億美元,只是名義上的資金,有很大一部分資金,從美國國會的手中,流入到了美國軍工聯合體的腰包之中。
除此之外,此人還認為,曾經美國推演,如果直接與俄羅斯大打出手,那麼最終美國需要投入6萬億美元。如今只用了660億美元,就得到一個滿意的結果,何樂而不為?不要忘記,美國直接動手與間接動手,均為了同一個目標,那就是削弱俄軍的整體實力。
如今看來,美國用660億美元,就達到這一目標,相當於只用了總預算的1%,就讓烏克蘭人嗷嗷叫着,前赴後繼沖向俄軍士兵。所以說,在美國看來,用660億美元達到削弱俄軍實力的目的,真的是太划算了。也就是說,美國人真的是不做賠本的生意。可惜的是,烏克蘭就是看不懂這一點,寧願冒着「亡黨亡國」的風險,也要和俄羅斯對抗到底。
最終的結局,可能真的會出現烏克蘭對抗到最後一人的情況。也就是說,烏軍士兵註定要白白送死,一旦烏克蘭失去了捍衛領土主權的能力,可以試想一下,歐洲地區的版圖上,還會不會有烏克蘭的存在?
對此只能說,美國再度將「死道友不死貧道」展現的淋漓盡致。甚至可以說,只要在前線送死的不是美國大兵,五角大樓就會無比開心。畢竟烏克蘭人的死活,與美國又有什麼關係?哪怕烏克蘭因此「滅國」,估計在美國看來,不過是烏克蘭技不如人而已。至於歐洲地區的版圖上,是否還有烏克蘭的存在?同樣不是美國應該關心的問題。對此也奉勸烏克蘭,該醒醒了,與其卑微的做條「狗」,不如選擇堂堂正正做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