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若發動進攻以後,台軍能夠抵抗多長時間?恐怕不到15天

在攻台戰役中,台軍能夠堅持多久?

對這個問題,台灣的「台獨分子」非常自信地認為,台軍能夠將台灣島守得「固若金湯」,要守多久就能守多久。

當然,「台獨分子」這種幻想看看就好,除了他們自己,沒人把這個當真

就連美國都認為,台軍在解放軍的打擊下,能堅持的時間很難超過一周

那麼,台軍在攻台戰役中能夠堅持多久呢?解放軍哪些手段,是讓台軍難以繼續堅持下去的主要原因呢?

1

面對電子戰,台軍毫無抵抗能力

在解放軍發起攻台戰役以後,台軍要面對的第一波攻擊,是解放軍無形的電子戰和網絡戰

現代戰爭中,各種現代化信息化的電子設備,是作戰中的核心力量。

而無形的電子戰和網絡戰,就是在現代戰爭中,兩支軍隊最早展開較量的戰鬥形式

以現代戰爭對於信息化的高度依賴,在電子戰中失敗的一方,將會落入極度不利的境地,基本沒有在正面作戰中扳回局面的機會。

所以,台軍能夠在解放軍的進攻中頑抗多長時間,很大程度上要取決於台軍和解放軍電子戰交戰的情況

那麼,台軍的電子戰能力如何呢?

不是筆者驕傲自滿,台軍的電子戰能力在解放軍面前根本不夠看,甚至台軍基本上就沒什麼像樣的電子戰能力。

90年代的解放軍,意識到現代戰爭中信息的重要性,在全軍建設思想上高度重視信息化作戰能力,不斷提升信息戰、電子戰能力。

而同一時間的台軍,仍然抱着傳統戰爭的思想,在軍購中選擇的是戰鬥機、坦克、軍艦等武器裝備。

這些裝備雖然先進,但是在信息化戰爭中,沒有足夠強大的信息化能力和電子戰能力,這些武器裝備根本發揮不出應有的性能。

解放軍在20世紀90年代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並着手解決,相比之下台軍的軍購官員目光短淺,放棄引進美國的電子戰設備,繼續引進武器裝備。

到了2020年代的現在,解放軍的電子戰能力已經和美軍處於同一水平,在和美國軍機的海上電子較量中平分秋色,甚至略有勝出。

美軍的電子戰能力那是什麼水平?我想讀者朋友應該都知道,那能夠和美軍同台競技的解放軍,電子戰能力如何已經不言而喻了。

對比之下,根本不重視電子戰,沒有發展電子戰能力的台軍,在攻台戰役初期的電子戰較量中,必然落於下風。

所以,在攻台戰役的最初期,面對解放軍強大的電子戰能力,台軍能夠頑抗的時間不會超過幾個小時

事實上,台軍根本就做不出什麼對抗的行動,完全是單方面挨打而已

2

台軍難以招架解放軍的打擊

等解放軍的電子戰攻擊,壓制台軍的通信系統和指揮系統以後,台軍就要面對解放軍的遠程火力打擊和空中打擊了。

面對這兩種打擊,台軍仍然將處於絕對的劣勢中。

要知道,解放軍火箭軍部隊,擁有着世界上規模最大,性能最先進,種類最齊全的常規導彈部隊。

當解放軍火箭軍部隊發起打擊時,就連美軍都難以抵擋,更別說小小的台灣

要抵擋解放軍的火箭軍部隊發起的遠程火力打擊,要麼擁有先進的反導系統進行攔截,要麼同樣使用常規導彈進行對射

但是前者嘛,連美軍的反導系統都沒信心抵擋,後者更是沒有任何一支軍隊有能力和解放軍火箭軍部隊來一場「導彈戰」。

所以非常明顯的,台軍對於解放軍火箭軍部隊發起的遠程火力打擊,可以說一點抵抗能力都沒有

沒有抵抗能力,那台軍只能硬抗火箭軍的打擊了。

解放軍的空中打擊,對於台軍來說也是差不多的情況

台軍雖然號稱「防空火力密度世界第一」,但越是現代化的防空系統,就越注重信息化作戰的能力

我們前面提到,台軍對於解放軍的電子戰攻擊,是根本沒有還手能力的

那麼在解放軍高強度電子戰攻擊的壓制下,台軍那些先進的防空武器系統,能夠發揮的作用就很有限了。

就算是愛國者2、愛國者3這些美製防空武器,美國自己用的時候也要確保制電磁權,要是丟了制電磁權,美軍自己都不會對這些武器抱什麼期望。

台灣空軍要面對的情況,是要在解放軍高強度電子戰攻擊下,面對有預警機偵察機、電子戰機、隱身戰機組成的解放軍空戰體系。

單單殲20這種高性能隱身戰機,就能打穿整個台灣空軍的防線,更別說後面跟着的是一整個作戰體系。

解放軍空軍發起進攻之後,幾個小時之內,台軍所有能夠起飛的戰鬥機,都將會被消滅

隨後,解放軍空軍的多用途戰機,就會對台軍軍事目標發起空中打擊。

台軍同樣只能硬抗

在這一階段,因為台軍軍事目標比較多,而且不少目標都進行了加固和隱蔽,所以要摧毀絕大部分台軍軍事目標,還是比較耗時間的。

粗略估計,在這一階段,解放軍需要花費三天到一周,來進行先期火力打擊,之後還要用無人機進行防空壓制,隨時準備摧毀漏網之魚。

台軍扛過這一階段以後,就要面對解放軍海軍和登陸部隊的攻擊了。

3

台灣海軍無力抵抗

台灣海軍,在解放軍海軍主力艦隊面前,就像是一個還沒長大的孩子,面對一個重量級拳擊選手一樣。

台灣海軍最強的水面戰艦,是4艘20世紀70年代,美國建造的「基德」級驅逐艦。這一型驅逐艦是美國著名的「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的改進型號。

在美國海軍中,「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主要擔負反潛任務,防空能力相對差一些

所以美國對「斯普魯恩斯」進行改進,研製出了防空型的「斯普魯恩斯」,也就是「基德」級驅逐艦。

但是很快美國海軍就獲得了「提康德羅加」級宙斯盾艦,防空能力大大增強,就不需要「基德」級了。

本來美國準備把四艘「基德」級賣給伊朗,但之後美國和伊朗之間爆發矛盾,美國就取消了軍售計劃,把四艘「基德」級放到美國海軍中服役

90年代,美國著名的「伯克」級驅逐艦大批量服役,性能遠遠落後的「基德」級就被美國退役封存了

到了2003年,台灣向美國購買了這四艘退役的「基德」級驅逐艦,並且更名為「基隆」。

作為一艘五十年前設計建造的軍艦,「基德」級驅逐艦已經遠遠落後於時代,在新銳的解放軍艦隊面前根本沒有多少抵抗能力。

要知道,七十年代的海軍需要面對的主要空中威脅是飛機。而現在的海軍要面對的是各種反艦導彈

以「基德」級驅逐艦的防空系統,別說對中國獨步天下的反艦彈道導彈毫無還手之力,就連鷹擊18、鷹擊12這種超音速反艦導彈,都能輕鬆突防

甚至,因為「基德」級驅逐艦雷達型號老舊,對於亞音速掠海反艦導彈,「基德」級也很難有效攔截。

就像今年年初的「莫斯科」號巡洋艦一樣,就是因為雷達老舊,無法攔截掠海目標,於是被擊沉。

「基德」級可是「莫斯科」號差不多同時代的產物

除了「基德」級以外,台灣海軍其他水面艦艇,都沒有什麼像樣的防空能力,著名的「拉菲特」隱身護衛艦,防空武器竟然是人工操作的便攜式導彈

所以在解放軍海軍、空軍的反艦火力打擊下,台灣海軍會在幾個小時內就徹底喪失作戰能力,被解放軍全殲。

4

解放軍地面部隊勢如破竹

掃清台灣海軍以後,解放軍就能夠對台灣島發起登陸作戰

根據外界的估計,在第一波的登陸中,解放軍就會投入4-8個旅的地面部隊

而且解放軍的這些旅,都是齊裝滿員的重型合成旅,高度信息化,高度機械化,是解放軍最強的進攻力量

相比之下,台軍僅有兩三個裝甲旅,而且裝備非常落後,主力坦克還只是二代水平的CM11「勇虎」坦克,其他裝備也普遍落後一兩代。

而且台軍不注重信息化的作用,沒有認識到信息化在現代戰爭中的主導作用。

所以台軍的這些地面部隊,信息化水平都非常低,合成化更是流於形式,不僅沒有發揮合成化部隊的優勢,反而降低了台軍地面部隊的作戰能力。

而且,這還只是解放軍第一波投入登陸作戰的部隊。

在第一波登陸部隊開闢幾個登陸場以後,解放軍後續部隊就會陸續投入戰鬥

解放軍能夠投入多少部隊呢?

根據一些智庫的分析,他們認為解放軍能夠對台灣投入的部隊,大約是3-5個集團軍的部隊

每個集團軍都有6個合成旅,3-5個集團軍就是18-30個合成旅

當然,解放軍不一定會投入這麼多的部隊,因為在雙方戰力相差巨大的情況下,投入的部隊數量和戰役的進展速度有一個閾值。

超過這個閾值之後,投入再多的部隊,也沒有辦法加快戰役的進度。

不過即使這樣,解放軍依然可以很快殲滅大部分的台軍地面部隊,因為台軍地面部隊根本就沒有辦法和解放軍相抗衡。

而且台灣島面積狹小,解放軍裝備有很多無人機,在清剿小股台軍的效率上也非常高。

所以在地面部隊大的方向上,幾天就能解決戰鬥。

但是我們要注意到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可能會有小股台獨分子闖進城市中,要和解放軍打巷戰,頑抗到底。

這種情況下,為了儘可能保護台灣群眾的生命安全,我們就要徐徐圖之,將這些小股台獨分子包圍起來,慢慢解決這些敵人

反正整個台灣島這時候大局已定,剩下這些小股敵人慢慢解決,也不會影響其他地方的後續行動

所以,18萬台軍看起來多,但是在解放軍的全力打擊之下,最多也就只能頑抗一兩周的時間,解放軍將摧枯拉朽般解決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