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死,原來台灣自製潛艇是這麼個先進法兒……

備受爭議的台灣自製潛艇(IDS)項目最近憋了個大招,在12日對島內媒體發佈的新聞通稿上宣稱預計明年9月下水,「最快甚至可望提前到6月」,而且自製率達四成。更重要的是「研發團隊預估,IDS的技術領先現役荷蘭制『劍龍』級潛艇約十年」。

嚯,粗聽上去感覺真厲害:比現役潛艇的技術能力領先了十年誒~~

等等,台灣現役潛艇是什麼時候服役的來着?這筆賬不但老司機會算,島內民眾也同樣注意到了。不少台灣網民就嘲笑說,「劍龍」級潛艇(即荷蘭「旗魚」級潛艇)是上世紀80年代末服役的,如今台灣自製潛艇比它領先十年,那也不過是上世紀90年代末的水平。但現在都已經是21世紀20年代了……

台軍「劍龍」級潛艇

台灣《聯合報》12日稱,「歷經不少負面新聞質疑之後,台灣自製潛艇團隊選擇反擊,同步對各媒體釋放不少IDS的研發進度」。參與人士透露,由於外購裝備幾乎都已經到位,明年9月下水目標不成問題,甚至有機會稍稍提早。至於對於這艘潛艇的戰力,研發團隊預估,比現役的「劍龍」級潛艇領先10年。還有島內媒體吹捧其戰力稱,IDS的尾舵使用X型設計,而非水平與垂直的十字型。「由於日本海上自衛隊最新的『蒼龍』級潛艇也採用X型尾舵設計,因此傳出『國造潛艦設計類似蒼龍級』的說法」。

但這些吹噓的言論遭到島內民眾的群起嘲諷。報道稱,由於「劍龍」級是1980年代後期返台服役,如今領先10年也不過是20世紀末的水平,「聽起來實在不怎麼偉大」,台灣社群網站紛紛質疑稱,「IDS計劃花了大筆金錢,只造出這麼點東西」。

此外,報道還提到,當今世界新一代常規潛艇為強化水下持續隱藏的能力,紛紛引進AIP系統或蓄電能力更強的鋰電池;潛艇表面還會貼上橡膠材質的消音瓦,減少噪音外泄與敵方聲納偵測的效果。但這些新裝備,台灣自製潛艇一個都沒有……

至於說「台灣自製潛艇設計類似日本蒼龍級」,報道更是哭笑不得的表示,IDS的排水量比「劍龍」級(水下2660噸)還略小,遠遠低於「蒼龍」級(水下4200噸),在採用的各種先進技術方面更是沒有可比性。「知情人士透露,現代潛艇尾舵不是X字,就是十字,彼此各有優點;潛艇外型更是大同小異,不可能光看船殼,就斷言與誰類似」。

日本「蒼龍」級潛艇

《聯合報》最後感嘆稱,近年台當局高唱「國防自主」,台軍多項裝備都宣稱要自制,並且搭配其最優先的「大內宣」,把這些自製產品的效益吹捧上天。「然而現實問題就是,台灣本身市場規模有限、基礎科技未必如人、引進軟硬件裝備的難度又大。自製出來的產品,性能幾乎註定遜人一籌。類似情況絕對不僅IDS如此,只是其他項目的主事者對外更加浮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