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艦「神秘改動」引發大討論!中國海軍無人艦載機,何時出現?

《軍武次位面》作者:大伊萬

目前,俄烏軍事衝突已經爆發130天。



昨天:根據俄羅斯國防部盧甘斯克方面的消息,俄軍中部軍區直屬近坦90師和盧甘斯克人民軍部隊奪取了盧甘斯克州最後一個據點、位於北頓涅茨克河南岸的比洛戈里夫卡。這意味着,盧甘斯克全境已經被俄軍和盧甘斯克人民軍全部拿下。而烏克蘭總參謀部在昨晚也發了一條簡短的聲明,宣布烏軍已經從利西昌斯克「撤退」,澤連斯基總統則出來找補,說烏軍雖然從利西昌斯克市撤離了,但是我們「正在哈爾科夫赫爾松、以及海上前進」。總之,今天丟掉的土地,明天我們英勇的烏軍一定會奪回來。



對於澤連斯基的這一說法,大伊萬的觀點是:趕緊去睡覺,夢裡啥都有。畢竟從衝突爆發到現在,咱們暫且不說俄軍的進攻能力如何,但是,烏軍的攻堅能力簡直一塌糊塗,這是沒啥問題的。這從烏軍在哈爾科夫和赫爾松搞了114514次大反攻、卻沒什麼像樣的戰果就能看出來。同時,伴隨着烏克蘭軍隊有生力量消耗得越來越多,具備熟練戰鬥技能的老兵不是死了就是被俘,不是被俘就是缺胳膊少腿,現在大量的烏軍部隊正在靠一百五十塊一個的動員兵抗線,這些兵你叫他們蹲坑防守都困難,談何機動攻堅。



因此,目前對於烏軍來說,能夠依託斯拉維揚斯克克拉馬托爾斯克、德魯士科夫卡、頓河君士坦丁羅夫卡防禦弧線,盡量阻滯俄軍突破這一主要防禦地帶,給俄軍造成比較大的損失,已經是超常發揮了。至於反攻什麼的,這都不是烏克蘭軍隊現在應該考慮的事情,就別做夢了。


「山東」艦升級無人機甲板?


說完了目前已經逐步進入「按部就班」程序的俄烏軍事衝突,咱們的目光還是要回到國內來,回到位於渤海之濱、正在進行維護的中國海軍「山東」號航母。自前幾天「山東」艦完成塢內維護,被拖出船塢靠泊碼頭後,該艦的細節就成了各路軍迷們評頭論足的焦點,且大家很快「發現了華點」:


兩塊新加的外飄甲板(圖源:大包)


有人發現,「山東」艦在艦艏的舷台上方、甲板兩側,分別加裝了兩塊外飄的甲板,而在之前「遼寧」艦上,同樣的位置也同樣加裝了兩塊甲板。這兩塊甲板的作用很快引起了不少軍迷的關注,再聯繫到先前央視軍事頻道的報道,「山東」艦在艦面上試驗性地部署過小型的偵察無人機,這兩塊甲板被很多人解讀為「無人機發射平台」。



那麼,這兩塊看起來貌不驚人的「外飄甲板」,是否真的如一些軍迷猜測的那樣,是為了在航母上部署「小型無人機」,無人機作戰系統之於未來的中國海軍航空母艦,具備怎樣的意義,未來的中國航母是否會部署諸多種類的無人機呢?



咱們先說第一個問題,其實從這兩塊外飄甲板的外形和位置來看,很明顯跟艦面使用無人機關係不大,畢竟兩塊甲板的面積太小,無論是作為無人機起飛平台,還是安裝無人機發射導軌的面積都不夠。當然你要說在這上邊能部署一個「大疆」無人機,沒事兒飛起來給航母玩玩自拍,那當大伊萬沒說。


小擋板位置就在「山東」艦艦艏舷台的HQ-10型近程點防空武器系統的後上方。(圖源:大公文匯網)


而在這兩塊甲板的安裝位置上,正好位於「山東」艦舷台的HQ-10型近程點防空武器系統的後上方位置。咱們都知道,HQ-10型近防武器系統,在發射出筒時,有一個拋後蓋和熱發射的程序,在這個程序中,被燃氣拋出的後蓋可能會拋到飛行甲板上,點火時火藥燃氣會噴到飛行甲板上。



但無論是拋掉的後蓋,還是可能會有固體火箭推進劑殘渣的火藥燃氣,只要噴到飛行甲板上,就有可能給飛行安全造成威脅。如果在組織艦載機起飛的時候正好需要使用HQ-10近防武器系統,那麼往後噴出的火藥燃氣還有可能干擾艦載機的起飛路線。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在HQ-10型近防武器系統的上方增加一塊擾流片,擋住HQ-10系統拋出的後蓋、往後噴出的火藥燃氣,是個自然而然的選項。這塊看起來像是甲板的外飄結構,其實就是HQ-10武器系統的兩塊擾流片而已。同時,這種利用航母進廠維護,PIA(計劃內增量維修)循環的時候,展開相應的技術加改裝,無論是在中國海軍和美國海軍的航母中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遼寧」艦艦島曾刷上過舷號「16」


比如「遼寧」號航母,「遼寧」號航母的甲板劃線、吃水線塗裝都進行過多次更改,航母艦島上的「16」標誌也是塗了又抹掉。在一個DPIA(計劃內入塢增量維修)大循環的時候,甚至乾脆把艦島的舷窗和飛行指揮室的外形都改了,從蘇式的小舷窗改成了美式的大舷窗,看起來着實是洋氣了不少。此次「山東」艦第一次進廠展開PIA(計劃內增量維修)循環,技術加改裝同樣少不了,等閑視之就好。


中國航母未來的無人機中隊


既然明確了這塊獨特的外飄甲板,和「山東」艦上部署無人機沒啥區別。那麼,未來的中國海軍航空母艦,是否會在艦載機部隊中,編入相應的無人機中隊呢?大伊萬認為可能性不僅有,而且還挺大,從三個方面來說:



咱們之前也提到了,「遼寧」艦前段時間已經開始了在航母上部署無人機的試驗,當然部署的還是小型無人機。從外形來看也就是旅一級的偵察無人機,偵察範圍不夠大,滯空時間也不夠長,探測能力相比大型無人機來說更是一般般,最多最多能在中近距離協助探查一下海面目標,比如無人艇和潛艇潛望鏡什麼的。但是,從這個技術趨勢來看,咱們已經能夠發現,中國海軍已經開始考慮無人機上艦的事宜了。


美國海軍X-47B無人機


從咱們的「同行」美國海軍來說,美國海軍航母艦載機部隊對於無人機上艦是極其熱衷的,之前的X-47B項目就是明證。而「福特」級航母的電磁彈射裝置,主打的技術優勢之一,也是能夠支持大型艦載無人機上艦運作。當然,目前美國海軍在艦載無人機上艦的問題上同樣比較謹慎,目前沒有看到主戰型無人機上艦的趨勢。


MQ-25A「黃貂魚」無人機為F-35進行空中加油


在美軍編製的艦載機聯隊2025版本中,只提到在2025年打算在航母上部署一個MQ-25A型艦載無人加油機中隊。該型無人機主要服務的,是美國海軍的分佈式殺傷和遠程交戰能力,說白了就是打算從第二島鏈放飛艦載機,按照空中接力的辦法,一級一級地把艦載機輸送到第一島鏈內部去。


運上「布殊」號航母,進行海試的MQ-25艦載無人機


當然,作為一種構型比較靈活的艦載無人機,MQ-25A型無人機在未來出現偵察構型或者察打一體構型,也不是個多難的事情,美國海軍艦載機聯隊在2030年之前部署察打一體無人機,是大概率事件。



最後,從承擔的戰術任務角度來看,未來的察打一體無人機甚至戰鬥無人機,在高烈度交戰中具備相當的技術優勢。畢竟,在空戰中,未來的第四代有人戰鬥機帶着多架無人僚機,擴大空域態勢感知範圍,增強空中持續作戰能力,甚至作為空戰誘餌,這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作戰形式了,目前大家都在往這個方向發展。



而在對地攻擊中,具備低可探測性能的攻擊型無人機,其技術優勢相比有人戰鬥機更是極大,可以承擔部分高威脅空域的高烈度對地攻擊任務,也成為了未來空軍裝備發展的方向。既然空軍裝備是這麼發展的,那麼海軍裝備自然也會有同樣的發展軌跡,起碼二者會大差不差。因此從這個角度看,海軍艦載航空兵部署無人機,尤其是大型察打一體無人機甚至戰鬥無人機,在戰術上具備較高的必要性。



當然,從「必要性」、「板上釘釘」和「大概率事件」,到艦載無人機真的部署上航空母艦,中間還有比較遠的路要走。畢竟相比已經搞定了MQ-25A無人機,已經準備上航母的美國海軍,中國海軍目前還沒有相應的型號亮相,且我們對於航母艦載無人加油機的需求,當然也沒有美國海軍這麼迫切。我們更需要的,還是類似於陸基攻擊-11型無人機的艦載機察打一體無人機,而這,是最短平快的處理方法,是直接研製攻擊-11型無人機的艦載機型號,同時開展上艦測試。


攻擊-11無人機


同時,由於「遼寧」艦和「山東」艦的蘇式航母老底子,這兩艘航母承擔的戰術任務,又是比較特化的防空攔截任務,似乎和部署這種攻擊無人機有點八字不合。只有「福建」號航母這種大型平甲板航母才具備運作察打一體無人機的客觀條件,這都將限制我軍大型無人機上艦和形成戰鬥力的時間。



但是,不管怎麼說,既然明確了大型無人機上艦是未來的技術發展方向,我們的航母艦載機部隊,必然會向這個方向努力。也許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我們就會在航空工業的模型展館裏,看到新一代的海軍艦載無人機的模型,讓我們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