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如何處理退役坦克?中國很明智,美國財大氣粗,俄國很實惠

坦克自第一次世界大戰誕生以來,就成為了陸軍不可缺少的重型地面裝備,坦克也是從最基礎的「移動鐵殼子」一步步進化成防護、火力、信息、機動為一體的「陸戰之王」,又隨着時代的進步,坦克也在更新換代,一些退役後的坦克都會怎麼處理呢?

有人會第一時間想到按廢鐵處理,重新回爐,然後製造新的,但實際上可並不那麼簡單,因為坦克並不是簡單的金屬,是由多種複合材料組成,就算是回收,也得需要一點一點的分解拆卸,但這些就需要人工和時間,反倒不成正比,成本也會加大,所以一般退役後不要的坦克,都不會回收賣廢鐵。

那作為世界三大強國,中美俄是怎樣處理退役坦克的呢?


中:

我們處理退役坦克的方式很明智,對於一些損壞不嚴重的退役坦克,可以進行翻新修復,或者是進行現代化升級,然後出售或者援助給一些實力弱小,缺少坦克的國家,就比如中東和非洲地區等,雖然都是退役的老式坦克,比不了現役型號,但這些對於一些不能自研坦克的小國家來說,還是非常不錯的。

通過這方面,出售坦克也是一大筆可觀的收入,可以增加軍隊經濟建設,援助給別人也會留下好的印象,也可以增進一下盟友之間的關係,所以一舉兩得。

還有第二種方式,就是將退役後的坦克留下來,作為坦克新兵的訓練工具,能讓更多的坦克兵或者學員,更好地了解坦克,學習坦克。

還有一些損壞嚴重的,可以放進靶場,作為直升機飛行員或者坦克車組的訓練目標,這樣也能更直接地了解反裝甲,反坦克的戰術。

第三種方式,將少量退役後的坦克,放進軍事博物館、教育基地、或者參觀公園等,開放給民眾欣賞,並且可以利用這些,來教育後代人國防意識,了解國產坦克和軍工發展,讓後人更好的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美:

美國處理坦克的方式很財大氣粗,無論損壞程度高還是低,都一律扔進深海進行「海葬」。

坦克的金屬自身就存在腐蝕性,可能會對海洋環境造成污染,不過他們也並沒有那麼自私不考慮環保,退役坦克在扔進深海之前,也會對坦克的金屬進行防污染處理。

「海葬」坦克第一是為了節省空間,快速處理掉不需要的坦克,第二是能為更多的海洋生物創造環境,為它們增加一些棲息地,第三對於西方人也很有儀式感,「海葬」坦克也是為了讓這些曾為他們服務數年的「大傢伙」們安息。

美國基本很少向外界出售退役坦克,就算是出售,也只針對有戰略性的地區,而正常情況下,就算扔進沙漠,丟進深海,爛成廢鐵,也不會出售給缺少坦克的小國。

美國處理退役坦克的方式,簡直是冷酷又很土豪。


俄:

俄羅斯對於處理退役坦克的做法很實惠,一些能修復的能賣就賣,同樣也是針對非洲和中東一些缺少坦克的弱小國家。

還有一些主體無法修復的坦克,能拆就拆掉,零件能用的就留下,不能用的就出售,實在不能用的就鍊鋼煉鐵,總之用盡最後的價值。

雖然拆坦克也需要成本,但俄羅斯有專門的「坦克墳場」,對於一些不需要的退役坦克,都會堆放在那裡,不會刻意去拆卸,如果有需要的零件才過去拆卸,還有一些實在用不上的空殼,就永遠放在那裡。

還有一部分退役坦克用在民間,有的拆除炮塔和武器系統,改為農用機械,還有的使用不同型號坦克的發動機、零件和其他車體,改裝出一些重型特種車輛,比如消防坦克、履帶拖車、或者工程車等。


總結:

以上就是中、美、俄三大強國處理退役坦克的方式,其中我國的處理方式最明智,雖然退役坦克不能再繼續服役,但還可以換個方式繼續發揮它價值,美國則是「財大氣粗」,沒有用的東西就是丟掉,就算扔進大海,也不給別人用,俄羅斯則很會過日子,只要能用的就用,實在用不了的就拆零件。


那對於以上的內容,你有何看法呢?

本期的內容就到這裡,想要了解更多武器裝備內容,請記得關注,下期繼續為大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