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開戰先炸倫敦」!俄將軍列作戰計劃,為何捨近求遠選倫敦?

環球網6月26日報道,俄國家杜馬副主席、前軍事指揮官古魯廖夫將軍在電視節目上公開表示,如果立陶宛封鎖加里寧格勒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俄軍將第一個轟炸倫敦。

古魯廖夫還列出了具體的行動計劃。他介紹稱,第一階段,我們會摧毀敵方所有的太空衛星群,不管是英國人還是美國人,我們都當作北約。第二階段,我們將100%摧毀敵方反導防禦系統。第三階段,我們不會先對巴黎、華沙柏林下手,要炸就先炸倫敦。顯然,盎格魯-撒克遜人對全世界來說是威脅。

古魯廖夫還表示,如果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西方將無法承受。俄方將摧毀一些重要地點,切斷西歐的電力供應,摧毀相應設施,讓他們陷入沒有食物、沒有電的癱瘓狀態。我們將看到美方如何告訴西歐在饑寒交迫中繼續戰鬥,我要看看美國怎麼設法置身事外。

古魯廖夫強調,這些只是粗略的計劃,我故意省略了某些不能在電視上討論的東西。

針對加里寧格勒被立陶宛封鎖一事,有俄羅斯專家提議向立陶宛出兵,奪取一條貫穿該國的陸上通道,用來向加里寧格勒運送物資。古魯廖夫在當天的節目中駁斥了這一說法,他表示,這麼做將落入西方國家的陷阱,到時候俄軍很可能被北約軍隊前後夾擊。

古魯廖夫「先炸倫敦」的言論引發熱議,按照常理來講,如果俄羅斯要對北約開戰,首先應該打擊重要目標,北約之中比倫敦重要的目標不在少數,而且與很多北約國家首都相比倫敦距離俄羅斯較遠。加里寧格勒作為俄羅斯的飛地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大大縮短了俄羅斯到北約國家的距離,它距離歐盟和北約的總部布魯塞爾只有1080千米,距離柏林500千米。

古魯廖夫為何捨近求遠偏偏選中倫敦呢?

古魯廖夫說「先炸倫敦」時提到「盎格魯-撒克遜人威脅全世界」,這裡的盎格魯-撒克遜人指的是在公元5世紀初至1066年諾曼征服期間生活在大不列顛島東部和南部的一些民族。據悉,西歐民族五世紀遷徙到了不列顛島,盎格魯-撒克遜人建立了數個王國。在國王埃塞爾斯坦的統治下,盎格魯-撒克遜王國形成了英格蘭。也就是說,古魯廖夫提議轟炸的地方其實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的「老巢」。

俄烏衝突爆發後,英國成了「反俄急先鋒」,不僅對俄發動嚴厲制裁,還向烏克蘭提供大量軍事援助,不少英國僱傭兵還前往烏克蘭作戰。英國外交大臣甚至公開支持英國人與俄軍作戰。

英軍總參謀長桑德斯稱,現在必須打造一支能在戰場上戰勝俄羅斯的軍隊,這代軍人應該做好在歐洲戰場上廝殺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