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自身實力不咋地,但在國際社會上卻十分自信,更是自詡世界第三軍事強國,號稱「亞洲最強」,野心昭然若揭,事實上,印度空有野心,卻沒有與之相匹配的實力,實現「強國夢」的道路走得十分不順暢。但印度對自己的真實實力並不自知,行事作風十分強硬,更是因此與周邊國家頻頻爆發衝突,面對印度的強硬作風,鄰國也不再忍耐,17個師直接挺進邊境線,切斷印軍所有退路。
鄰國透露出一危險信號:不惜一戰
說起來,印度為了自己的「強國夢」,可謂是付出了不小的努力,更是在國際上擁有不少「好朋友」,但大部分都是衝著印度的軍購訂單去的,畢竟印度本土的軍工業是出了名的差,自主研製的武器裝備狀況百出,因而印度只能從他國引進先進的武器裝備,在這「買買買」的背後,是節節攀升的軍費。
雖然印度不斷購進先進的武器裝備,例如:陣風戰機,但其並不注重士兵的個人素質,因而很難上手,更甚者需要外國專業人士「手把手教學」,另外,印度對武器後期的維護和保養也並不熟悉,大大降低了裝備的使用壽命,因而在印度邊境情況持續惡化的情況下,新德里卻忙着向各國求購武器裝備,十分被動。
但就現在印度的情況而言,新德里別無選擇,畢竟邊境問題嚴峻,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讓他們發展軍工業,尤其是克什米爾地區,印度和巴基斯坦互不相讓,雙方都投入了不少的精力,希望能在這場衝突中獲勝,但雙方實力相差不大,再加上背後都有強大的盟友支持,因而短時間內很難分出勝負,只能這樣僵持着。
不過,面對印度的步步緊逼,巴基斯坦似乎有些惱火,17個師浩浩蕩蕩挺進克什米爾地區印巴邊境線附近,直接強勢切斷印軍所有退路,在外界看來,巴基斯坦此舉無疑透露出一危險信號,那就是印度再不收斂,將不惜一戰。這下印度危險了,畢竟印度與周邊多個鄰國爆發衝突,更是從克什米爾地區抽調大量的兵力、裝備前往北方邊境,致使印度大本營「士氣不足」,局勢已經逆轉。
印度自身難保,或將「不戰而敗」
事實上,印度現在的處境十分艱難,除卻被巴基斯坦切斷退路之外,印度邊境地區的士兵還面臨著嚴峻的生存考驗,更是出現了非戰鬥性死亡情況,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新德里一直忙着尋求國際幫助,購進先進武器,反而忽略了印度邊境士兵的後勤補給,眼瞅着氣溫一降再降,已經低至零下40度,但印度士兵並沒有足夠的禦寒物資過冬,只能通過練習瑜伽來獲取一點點的熱量。雖然新德里現在已經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但印度邊境地區地形複雜,再加上印度後勤管理問題嚴重,因而短時間內很難滿足邊境士兵所需,不少外媒更是表示,印軍或將「不戰而敗」。
當然這只是一方面,還有就是士兵的居所,按照印度現有的實力,很難在高原地區建築營房,因而大量的士兵都住在簡易帳篷中,值得一提的是,印軍士兵並沒有足夠的取暖設備,但就算是這些簡單的帳篷,印度都需要進口。除此之外,還有一特別嚴重的情況,那就是水源,邊境地區地勢高,水源運輸是一大問題,再加上湖面已經結冰,一旦大雪封山,情況將會十分糟糕,如果新德里再不趕緊想辦法解決,印軍或將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