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馬來西亞航展,中國展台直接變成了打卡聖地,連馬來西亞總理都帶頭來合影。更有意思的是,各國代表團不僅排隊拍照,還追着中國代表問價格。以前這種場面,基本只在歐美展台能看到。現在風水輪流轉,中國戰機成了全場最靚的仔。
說到底,還是實戰才是最好的廣告。殲-10C之前在國際市場上,名氣遠沒有今天這麼大。可自從印巴衝突那場空戰,巴基斯坦用中國造的殲-10C,面對印度的「陣風」、蘇-30這些主流戰機,打出個6:0的戰績,關鍵還零損失。這一下,西方媒體的冷嘲熱諷都沒了底氣,連一向嘴硬的英美日也不得不承認,中國軍工真不是吹的。
以前,中國武器在國際市場上,雖然性價比高,但總被人當低配版。買中國貨的,大多是預算有限、買不起歐美裝備的國家。西方媒體還時不時給咱潑髒水,說什麼「抄襲」、「山寨」,反正就是看不上。可這回,殲-10C用實打實的戰績,把這些質疑全拍在地上。事實勝於雄辯,誰還敢說中國武器不行?
這場空戰的影響,遠不止於面子。殲-10C國際售價才幾千萬美元,比法國陣風便宜得多。可現在,全球買家都盯上了,甚至有人喊話:「貴點也能接受,關鍵要買到!」更有意思的是,殲-35這種更先進的隱身戰機,這次雖然只是模型參展,關注度也爆棚。很多國家代表追着問:啥時候能買?過去買家挑三揀四,現在都怕搶不到。中國軍工廠的生產線,估計得加班加點才能滿足需求。
其實,對於買戰機,大家最怕的不是貴,而是交付慢。西方國家的製造業這幾年越來越拉胯,像法國陣風,一年也就二十多架的產量,訂單積壓到十年後都交不完。客戶等得花兒都謝了,還沒拿到貨。相比之下,中國製造業的效率,真是讓人放心。只要簽了合同,保質保量,速度杠杠的。這點優勢,西方現在真學不來。
當然,買武器這事,表面上是生意,背後其實全是政治。以前西方國家能用軍售當大棒,誰不聽話就斷供。現在中國軍工崛起,很多國家終於有了第二選擇。你不賣?沒關係,我找中國。這樣一來,國際博弈的天平,悄悄發生了變化。
如果說以前買中國裝備,是沒錢沒辦法,那麼現在,越來越多國家是看中實力,主動選擇。這背後的意義,比賺幾個億更重要。中國軍工用一場場實戰,把便宜沒好貨的偏見徹底打破。以後誰還敢小看中國製造?
這場馬來西亞航展,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世界軍工的新趨勢。誰實力強、誰交付快、誰靠譜,大家心裏都明白。殲-10C和殲-35成了全場焦點,不是偶然,是中國軍工二十年厚積薄發的結果。西方再怎麼嘴硬,也擋不住市場的選擇。中國軍工這回,用實戰把自己變成了世界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