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被萬人罵,我也要改國籍」當他回國時,美軍的航母直接退後

2025年05月08日20:02:05 軍事 1315

「就算被萬人罵,我也要改國籍」當他回國時,美軍的航母直接退後 - 天天要聞

2009年,一個名字突然在國內炸開了鍋——黃大年。這位地球物理學家,曾經加入英國國籍,頂着「叛國」的罵名,卻在這一年選擇回國。有人傳言,他一回來,美軍的航母在南海直接後退了100海里。這說法聽着挺玄乎,但背後藏着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科學家用自己的知識和技術,硬生生為國家爭了一口氣。

「就算被萬人罵,我也要改國籍」當他回國時,美軍的航母直接退後 - 天天要聞

「就算被萬人罵,我也要改國籍」當他回國時,美軍的航母直接退後 - 天天要聞

黃大年1958年8月28日出生在廣西南寧,家裡不算富裕,但父母都是搞地質的知識分子。他爸媽早年間參與過中國核計劃的鈾礦勘探,算是為1964年那顆原子彈出了力。受這影響,黃大年小時候就對科學感興趣。家裡沒啥娛樂,他跟着父母跑礦區,看星空,擺弄地質儀器,這些成了他童年的「玩具」。

「就算被萬人罵,我也要改國籍」當他回國時,美軍的航母直接退後 - 天天要聞

1966年,他才8歲,全家被下放到廣西六萬大山的一個小村子。條件苦,學校破,但他沒閑着。在廢品站撿了本舊物理書,晚上點着油燈看,書頁都黃了,他卻當寶貝。這段日子磨出了他的韌勁,也讓他對科學有了更深的念想。

1975年,17歲的黃大年考進了廣西第六地質隊,當了個航空物探操作員。第一次坐飛機幹活,他從天上看着祖國的大好河山,心裏那股勁兒更足了。工作之餘,他啥都讀,專業書、文學書,裝在廢炸藥箱里,成了他的「移動圖書館」。1977年高考恢復,他考上了長春地質學院(現在叫吉林大學)的應用地球物理系,成績拔尖。1982年畢業時,他在同學紀念冊上寫了一句:「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這話不是隨便說的,後來他真幹了。

「就算被萬人罵,我也要改國籍」當他回國時,美軍的航母直接退後 - 天天要聞

碩士讀完後,他留校當老師,1988年入了黨,1991年升了副教授。1992年,他拿到了全國僅有的30個公派留學名額,去英國利茲大學讀地球物理學的博士。這一步,是他人生的重要轉折。

「就算被萬人罵,我也要改國籍」當他回國時,美軍的航母直接退後 - 天天要聞

「就算被萬人罵,我也要改國籍」當他回國時,美軍的航母直接退後 - 天天要聞

黃大年在英國混得挺好。1996年,他博士畢業,成績第一,進了劍橋的ARKeX航空地球物理公司,做高級研究員,研究海洋和航空的高精度探測技術。這技術可不簡單,能探深水油氣、找隱秘目標,軍用民用都頂尖。

「就算被萬人罵,我也要改國籍」當他回國時,美軍的航母直接退後 - 天天要聞

可問題來了,他在公司里因為是中國人,老被排擠,核心項目摸不着。為了接觸更先進的技術,他做了個決定:加入英國國籍。這事兒在國內炸了鍋,有人罵他「叛國」,說他「忘本」。輿論鋪天蓋地,他卻沒怎麼辯解,只說過一句:「我加入英國國籍,是為了更好地為祖國服務。」這話聽着挺直白,但當時沒多少人信。

「就算被萬人罵,我也要改國籍」當他回國時,美軍的航母直接退後 - 天天要聞

他在英國日子過得不錯,住別墅,老婆開診所,閨女學習也好。可他沒打算在那兒養老。2004年,他爸病危,他在項目關鍵期沒回去,父親臨終前留了句「盡忠國家」。第二年他媽去世,他又沒趕上。這兩件事成了他心裏的坎兒。他開始盯着國內的科技動態,知道中國在探測技術上跟國外差一大截,琢磨着要把學到的東西帶回去。

「就算被萬人罵,我也要改國籍」當他回國時,美軍的航母直接退後 - 天天要聞

2009年夏天,一封從國內來的郵件把他徹底點燃了。他沒猶豫,放棄英國的一切,回國當了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的教授,還當上了「深部探測關鍵儀器裝備研製與實驗」項目的首席科學家。這項目聽着高大上,其實就是干一件事:研發高精度探測設備,打破國外的技術封鎖

「就算被萬人罵,我也要改國籍」當他回國時,美軍的航母直接退後 - 天天要聞

回國後,他拉了個400多人的團隊,全國的科學家都算上。他帶頭搞了地面電磁探測系統、固定翼無人機航磁系統,還弄出了「地殼一號」萬米鑽探設備。這玩意兒讓中國成了繼俄羅斯、德國之後,第三個能自己搞萬米鑽探的國家。2010年,他建了「吉林大學移動平台探測技術研發中心」,跟國際上也搞合作。2016年,項目驗收,專家說這技術世界領先,中國正式邁進了「深地時代」。

「就算被萬人罵,我也要改國籍」當他回國時,美軍的航母直接退後 - 天天要聞

他不光自己干,還帶學生,培養了13個博士、5個碩士。他常跟學生說:「個人目標得跟國家需求綁一塊兒。」這話不虛,他回國這幾年,中國在深地探測上的進步,硬是把國外甩了一截。

「就算被萬人罵,我也要改國籍」當他回國時,美軍的航母直接退後 - 天天要聞

黃大年回國的事兒傳開後,國際上反應不小。日本《朝日新聞》先報道了,國內新華社也跟進,說他一回來,某國航母編隊在南海後撤了100海里。這話聽着帶勁,但咱得說實話,沒直接證據證明美軍航母是因為他回國才退的。

「就算被萬人罵,我也要改國籍」當他回國時,美軍的航母直接退後 - 天天要聞

「就算被萬人罵,我也要改國籍」當他回國時,美軍的航母直接退後 - 天天要聞

黃大年回國後拚命干,身體也扛不住了。2016年12月,他查出膽管癌,住院了還在惦記項目。2017年1月8日,他走了,才58歲。追悼會上,800多人來送,學生哭得跪地上。

「就算被萬人罵,我也要改國籍」當他回國時,美軍的航母直接退後 - 天天要聞

他留下的東西不小。深地探測技術上了世界前列,國家安全、資源勘探都有了底氣。他的精神被人叫「心有大我,至誠報國」,激勵了一堆年輕人往科技上沖。他用命證明了一句話: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

「就算被萬人罵,我也要改國籍」當他回國時,美軍的航母直接退後 - 天天要聞

「就算被萬人罵,我也要改國籍」當他回國時,美軍的航母直接退後 - 天天要聞

黃大年改國籍被罵得狗血淋頭,可最後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心。他不是啥高高在上的英雄,就是個普通人,靠着一腔熱血和真本事,給國家幹了實事兒。美軍航母退不退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讓中國科技站起來了。這年頭,科技競爭越來越狠,他的精神還值得咱學學。愛國不是喊口號,是真干出來的。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看我軍將帥如何處理部隊常見問題 - 天天要聞

看我軍將帥如何處理部隊常見問題

文/何雯 孟儉紅在漫長的革命生涯中,我軍將帥既要領兵打仗,又要抓軍隊建設,還要做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異常繁忙。本文擷取幾位將帥處理部隊常見問題的事例,窺斑見豹,見證老一輩革命家為我軍發展付出的心血和情懷,於今日部隊建設亦有一定啟發。
德國人已踩在火線上,俄羅斯發出強烈威脅? - 天天要聞

德國人已踩在火線上,俄羅斯發出強烈威脅?

目前的消息是,5月28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訪問德國,與德國總理默茨舉行會晤。據悉,德國國防部同意向烏克蘭提供約50億歐元的軍事支持,還將和烏克蘭計劃聯合生產遠程導彈,但沒有提及是否會提供金牛座巡航導彈,可能是想模糊一下。
新條令·新亮點丨吹響嘹亮軍號  升起五星紅旗 - 天天要聞

新條令·新亮點丨吹響嘹亮軍號 升起五星紅旗

軍號,是軍隊的標識、軍營的象徵、軍人的語言。革命戰爭年代,無論是刀山火海,還是槍林彈雨,只要激越雄壯的軍號響起,就要聞號而動、令出必行,義無反顧、衝鋒陷陣。隨着時代發展和戰爭形態演變,軍號的功能定位在變,但聽從指揮的號令意識沒有變,聞令而動的紅色傳承沒有變,兼顧指揮通信和軍事文化建設的功能沒有變。新...
22歲退役軍人返鄉後免費分得一套房,這是咋回事? - 天天要聞

22歲退役軍人返鄉後免費分得一套房,這是咋回事?

5月26日在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界湖街道南村社區召開的適齡青年免費分配樓房大會上22歲的退役軍人李科辰分到了一套100平方米的樓房完全免費從2009年開始南村社區就免費為適齡青年分配樓房今年共有6名適齡青年每人分得一套100平方米的樓房16年來南村社區共免費分配樓房218套享受免費分配樓房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必須是南村社...
俄軍集結五萬重兵,準備大舉進攻蘇梅,關鍵時刻,美國表態了 - 天天要聞

俄軍集結五萬重兵,準備大舉進攻蘇梅,關鍵時刻,美國表態了

俄烏兩國的決戰,即將在蘇梅打響?日前,澤連斯基收到消息,俄軍已經在邊境集結了五萬重兵,隨時有可能發動進攻。或許有人不解,一場邊境大戰,又不是打到基輔了,怎麼能算是「決戰」呢?老實說,如果烏軍抵擋不住這波攻勢,導致蘇梅丟失,這場衝突大概率真就
【早報】京杭大運河新增一現代化物流樞紐||抖音回應陳芋汐被網暴‖以軍發動空襲,炸毀一架民航客機 - 天天要聞

【早報】京杭大運河新增一現代化物流樞紐||抖音回應陳芋汐被網暴‖以軍發動空襲,炸毀一架民航客機

天 氣濟南:白天晴,最低氣溫23℃,最高氣溫 33℃。山東:今天白天到夜間全省天氣晴間多雲。最低氣溫15℃左右,最高氣溫 34℃左右。本 地{}【京杭大運河新增一現代化物流樞紐】5月24日,山東省重點項目韓庄港碼頭1至4號泊位工程順利通過交工驗收,標誌着京杭大運河新增一現代化物流樞紐。韓庄港位於京杭大運河與微山湖交匯...
西方媒體稱,俄羅斯要求北約承諾禁止前蘇聯國家加入,俄方否認 - 天天要聞

西方媒體稱,俄羅斯要求北約承諾禁止前蘇聯國家加入,俄方否認

據新浪軍事援引路透社報道,有消息人士稱,俄羅斯提出了新的停戰條件,要求北約做出書面承諾,排除烏克蘭、摩爾多瓦、格魯吉亞等前蘇聯國家加入北約的可能性。對於此事,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予以否認。他強調,目前是俄烏之間的談判,不涉及格魯吉亞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