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論壇:如果歐洲軍隊與美俄聯手對抗中國,中國會如何應對?

2025年04月07日19:43:07 軍事 1565

在國際問答網站Quora上,有網友提出了一個引人注目的假設:「若歐洲軍隊與美國和俄羅斯聯手對抗中國,中國將如何應對?」

美論壇:如果歐洲軍隊與美俄聯手對抗中國,中國會如何應對? - 天天要聞

這個問題從地緣政治角度看充滿爭議,但也為分析當前國際關係格局和未來可能性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

儘管這一假設幾乎不可能成為現實,但從地緣政治、經濟和軍事等層面,探討中國的應對策略以及這樣的聯盟可能引發的後果,仍然具有重要意義。

美論壇:如果歐洲軍隊與美俄聯手對抗中國,中國會如何應對? - 天天要聞

假設的可能性:多國聯手的現實障礙

從當前國際局勢來看,歐洲、美國和俄羅斯聯手對抗中國的可能性非常低。

這不僅涉及各國之間的利益分歧,也與它們當前的戰略定位密切相關。

首先,美俄之間的矛盾難以調和。

美俄之間一直存在着深刻的戰略分歧,特別是在北約東擴烏克蘭危機和制裁問題上,雙方關係持續惡化。

即便美國願意拉攏俄羅斯,其現實可行性也極低。

美論壇:如果歐洲軍隊與美俄聯手對抗中國,中國會如何應對? - 天天要聞

這一點,最近的特朗普已經用行動證明了「聯俄抗中」的不現實性。

俄羅斯在當前國際環境中,更傾向於與中國保持密切合作,而非站在美國一邊。

近年來,中俄合作不斷深化,在能源、軍事和外交領域都形成了牢固的夥伴關係。

比如「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項目和中俄聯合軍演,都體現了兩國在關鍵領域的協同。

而歐洲與中國之間的經貿往來也非常緊密。

美論壇:如果歐洲軍隊與美俄聯手對抗中國,中國會如何應對? - 天天要聞

歐盟統計局3月4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是歐盟最大的進口來源地,自中國進口額占歐盟外進口總額的21.3%。

據中國海關統計,2024年中國與歐盟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為7858億美元,同比增長0.4%。

任何對抗中國的行動,都可能導致歐洲經濟遭受嚴重衝擊。

從軍事到外交的多層次準備

儘管這一假設在現實中難以成立,但退一萬步講,假如多國真的聯手對抗中國,中國完全有能力通過綜合戰略應對挑戰。

美論壇:如果歐洲軍隊與美俄聯手對抗中國,中國會如何應對? - 天天要聞

中國近年來顯著提升了軍事現代化水平,特別是在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戰略上展現了領先優勢。

東風-21D導彈被稱為「航母殺手」,能夠對敵方航母編隊構成強大威脅。

此外,中國還部署了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該武器擁有超強的突防能力,可進一步增強國土防禦。

美論壇:如果歐洲軍隊與美俄聯手對抗中國,中國會如何應對? - 天天要聞

與此同時,中國海軍已發展為全球最龐大的海軍之一,擁有超過350艘艦艇,其中包括現代化航母和驅逐艦

空軍方面,殲-20、殲-35,以及一系列戰鬥機的部署也提升了空中威懾力。

面對多國進攻,中國的軍事力量足以支撐持久戰,並具備顯著的地緣防禦優勢。

經濟層面,中國通過「雙循環」戰略,增強內需驅動的國民經濟體系,同時繼續保持對外開放

美論壇:如果歐洲軍隊與美俄聯手對抗中國,中國會如何應對? - 天天要聞

這一戰略不僅提高了中國經濟的韌性,還降低了對外部市場的依賴。

如果遭遇聯合制裁,中國也有多種備選應對方案。

首先,龐大的國內市場就是我們最穩定的經濟基本盤。

再者通過 加強「一帶一路」合作,我國近年來與東南亞、非洲等國家深化經貿關係,建立了穩定的替代市場。

另外近年來我國的經濟安全性也得到顯著提高,尤其是在技術自主化的支持下,芯片、半導體等關鍵領域,我們加大科研投入,擺脫對美歐技術的依賴,也減少了經濟發展的風險性。

美論壇:如果歐洲軍隊與美俄聯手對抗中國,中國會如何應對? - 天天要聞

此外,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近年來顯著提升。

在面對外部壓力時,中國還可以通過外交策略化解風險,中俄合作、南南合作、還有上合組織金磚國家等,我們的好友遍布全球。

古話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作為世界和平的維護者,世界經濟的建設者,中國絕不會淪為「眾矢之的」。

全球後果

如果這一假設真的變為現實,對全球格局的衝擊將是前所未有的,甚至可能引發經濟和安全領域的多重危機。

全球經濟高度依賴中國製造業,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至關重要。

根據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佔全球製造業總產值的27%以上。

如果中國被孤立,全球供應鏈將陷入癱瘓,商品價格上漲和供應短缺將嚴重打擊全球經濟。

此外,還可能引發的大規模戰爭。

如此多國聯手對抗中國,衝突很可能升級為大規模戰爭。

中國作為核武器國家,雖然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但在生存威脅面前,可能觸發這一紅線。

而任何核戰爭的爆發,都將帶來毀滅性的後果。

結語

從這一假設可以看出,多國聯手對抗中國不僅不現實,甚至可能引發全球範圍的災難性後果。

只有在和平與合作的框架下,國際社會才能實現真正的穩定與繁榮。

參考信息:

新華網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全線貫通

人民網 中國製造業增加值連續12年世界第一

新華網 中國就五核國談判締結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條約提出草案要素建議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魯政委:廣義固收資產策略框架:一個綜合比較分析 - 天天要聞

魯政委:廣義固收資產策略框架:一個綜合比較分析

所謂廣義固收資產,我們在本報告中將其界定為包括公募REITs、可轉債、利率債、信用債四大類(當然,我們知道中國證監會是將公募REITs和可轉債作為「權益」類資產的)。本文嘗試回答:各類廣義固收資產收益、風險有何特徵?在不同經濟周期下有何特徵?
關稅戰的「風暴眼」:美國科技股 - 天天要聞

關稅戰的「風暴眼」:美國科技股

隨着特朗普堅持推進新一輪關稅戰,美國科技股已淪為最大受害者。Murphy & Sylvest Wealth Management市場策略師兼高級財富經理Paul Nolte表示,鑒於科技公司高估值及關稅對利潤的預期衝擊,部分科技股可能再跌50%也不足為奇。在經濟衰退情況下,分析師預計芯片股可能再下跌至少20%。"如果我們看到更疲軟的經濟數據,這種拋...
美論壇熱議:如果巴勒斯坦換成中國,以色列還敢轟炸平民嗎? - 天天要聞

美論壇熱議:如果巴勒斯坦換成中國,以色列還敢轟炸平民嗎?

美論壇熱議:如果巴勒斯坦換成中國,以色列還敢轟炸平民嗎?在美論壇上,一名伊拉克網友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如果巴勒斯坦擁有中國的綜合實力,以色列還敢這樣對加沙進行軍事打擊嗎?」2025年3月,以色列以哈馬斯拒絕停火協議為由,對加沙地帶恢
美國無利可圖?打擊胡塞擾亂紅海,究竟誰是贏家? - 天天要聞

美國無利可圖?打擊胡塞擾亂紅海,究竟誰是贏家?

2025年3月15日,美國對胡塞武裝發動軍事行動,紅海局勢隨之驟然緊張。這場衝突不僅令紅海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更暴露出複雜的地緣政治博弈。美國希望通過武力壓制胡塞武裝,維持在紅海的霸權,但事態發展到現在,實際效果似乎並不如美國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