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作為提名確認程序的一部分,美國國會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對總統特朗普提名的下一任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丹·凱恩(john daniel caine),發出了一系列書面政策問題。當地時間4月1日,美國海軍協會新聞網(usni news)披露了凱恩所提交的這份書面回答證詞。
值得注意的是,凱恩在這份書面文件中聲稱,由於國防工業基礎存在缺陷,若與中國進行「持久戰」,美軍尚未做好準備。然而,他同時又炒作渲染稱,與中國的競爭仍是美國面臨的「最緊迫問題之一」。
「中國對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利益構成威脅是真實的,而且還在不斷增長。美國需要與盟友和夥伴合作,阻止中國在該地區的『侵略』。」他宣稱:「不幸的是,在這個關鍵時刻,(美軍)聯合部隊正在和採購程序和國防工業基礎作鬥爭,這些體系並沒有針對持久戰進行優化。美國當前沒有足夠的產能規模、反應能力或靈活應變能力來威懾我們的對手們。」
特朗普提名的下一任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丹·凱恩美媒
在被要求評價所謂的「中國軍事威脅」時,凱恩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調整軍事結構、部署現代化自主系統、建立戰備狀態、加強聯合作戰能力等方面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
從數量上來看,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軍,擁有370多艘軍艦和潛艇,其中包括140多艘主力水面作戰艦艇;中國的空軍正迅速對其戰機和無人機系統進行現代化和國產化,以對標美軍;過去20年間,中國的火箭軍部隊和高超音速導彈技術取得長足發展,多型導彈性能比肩國際頂尖水平。
同時,他還聲稱,解放軍存在指揮、遠程投送保障、城市作戰等領域的短板,整體缺乏現代戰爭實戰經驗。
在談到更為廣泛的地緣政治格局時,凱恩聲稱,中國、俄羅斯、朝鮮和伊朗有着「廣泛相似的目標」,在雙邊(有時是三邊)層面上有「有限的」交易合作,但他認為,這些國家並沒有作為一個集團聯盟那樣行動,也沒有走向「北約式」的聯盟體系。
當地時間2月2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其自創的社交平台「真相社交」(truth social)上宣布,解除查爾斯·布朗(charles quinton brown jr.)的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職務,並提名美國空軍退役中將凱恩接任。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是美國總統和國防部長的首席軍事顧問,由美軍高級將領擔任,同時也是美軍最高將領。此前,布朗是第二位擔任此職的黑人軍官,他原本將於2027年9月完成四年任期,卻不料提前兩年半被炒魷魚。
英國《衛報》指出,布朗此次遭免職是特朗普清洗支持軍隊多元化的領導人員行動的一部分。去年11月,當時還未上任的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曾公開介紹了清除美軍中多元化、平等和包容(dei)相關舉措的計劃。此外,赫格塞思還曾公開質疑布朗被任命為參聯會主席是因為其黑人身份。
而被特朗普提名接替布朗的凱恩,1990年畢業於弗吉尼亞軍事學院(vmi),獲經濟學學位。隨後,他在美國軍事大學(amu)取得空戰專業碩士學位。
根據其軍事履歷,2009年至2016年,凱恩曾是空軍國民警衛隊的兼職成員。作為一名f-16飛行員,他擁有150小時戰鬥飛行時長。他曾在小布殊執政期間,擔任美國農業部的白宮研究員,以及白宮國土安全委員會的反恐專家。他還參與過多個高度機密的情報與特種作戰任務,部分任務在美國國內執行,部分在海外。
2021年至2024年,凱恩曾擔任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軍事事務副主任,作為與五角大樓的主要聯絡人,參與了多項高度機密的軍事項目與行動。
路透社指出,凱恩這項人事任命的特殊之處在於,若提名獲准,他將接替美軍歷史上首位遭總統解職的參聯會主席,並成為首位退役後又獲重新啟用而擔任該職務的軍事將領。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