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軍這兩天發起的庫爾斯克攻勢遭到了嚴重挫敗,並且俄軍在該方向取得重大進展,可能已經切斷了重要的補給公路。俄烏兩軍在庫爾斯克的決戰時刻,可能就快要來了。
在庫爾斯克戰線,烏軍這兩天發起的意外攻勢快速突進並攻入了兩個村子,分別是貝爾丁村以及其北部的另一個村子。從俄軍發佈的戰報確信,烏軍的裝甲部隊的確推進了7公里,抵達了村莊中心,而且放下了大量的士兵組織防守。
但沒想到的是,這些士兵在沒有什麼鋪墊的情況下,大批大批地向俄軍表達了投降意願。所以俄軍很輕鬆地發起反擊,把這兩個村子奪了回來。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烏軍這一次的攻擊有多麼的草率,俄軍還發佈了很多個打擊烏軍的視頻。
其中烏軍坦克在戰場上無疑是很大的目標,而且在這麼多天的對戰後,俄羅斯無人機飛手的操作水平越發嫻熟了。一輛烏軍坦克意識到已經無法阻擋無人機的攻擊,裏面的一名烏軍立刻選擇了棄車逃生,在起火前一刻逃離了。但他的隊友就沒這麼幸運了,直到身上着火才想着跳下車,他大概率是沒能逃脫的。
雖然很殘酷,但這確實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可以看到坦克在無人機的攻擊下惡劣的生存環境。然後,在貝爾丁某個農場的反擊行動後,同樣有不少烏軍選擇向俄軍投降。
投降的每一名烏軍士兵都宣稱,是烏克蘭的指揮部拋棄了他們,送他們去屠宰場。其實這些士兵都算是幸運的,因為還有大量的烏軍士兵死在了貝爾丁村莊,他們永遠也不能再抱怨戰爭的殘酷,不能再回到故鄉媽媽的懷抱。
俄軍的進攻已經不局限於某一點,而是在庫爾斯克全線發起的反擊行動。尤其是在蘇賈的南面,俄軍持續發力,現在距離蘇賈僅剩2公里左右,這裡已經很接近烏軍主要的兵力和物資集中地。
由此形成了庫爾斯克的尷尬局面,烏軍在前方進攻,俄軍在烏軍的後方反攻,然後左右為難,難上加難,烏軍必須抽調本就不多的資源防守。
有人可能會問了,海馬斯呢?海馬斯來救一下。如果炮對炮互射,海馬斯確實挺有優勢。早期俄軍應對方式主要是遠火互射。海馬斯射程遠且機動性很高,俄軍即使無人機發現了海馬斯車隊,只能通知後方的龍捲風遠程火炮。
等龍捲風反應過來填裝好海馬斯早跑了,而且龍捲風也不一定打的准。從早期視頻可以看到,俄軍打海馬斯的主要方式通常是龍捲風火力覆蓋。隨後,俄軍為了消滅烏軍火炮大量裝備了柳葉刀,烏軍除海馬斯以外的火炮幾乎都挨過。但海馬斯由於射程超過了增程型柳葉刀3M, 因此也不能威脅海馬斯的安全。
再後來,俄國人因為吃海馬斯太多次虧開始不講武德,動用伊斯坎德爾對付海馬斯,當然主要也是因為伊斯坎德爾產量上來了。經過流程優化,伊斯坎德爾的發射權下放到連隊。前線飛手發現海馬斯後迅速聯繫後方部隊,則能在數十分鐘內迅速發射伊斯坎德爾。
用高精度的伊斯坎德爾欺負遠程火炮幾乎是降維打擊,伊斯坎德爾飛行速度高達6馬赫,射程500千米,即使在300公里外發射也能在3分鐘內迅速抵達目標區域,根本不給海馬斯機動的空間。
500公斤的戰鬥部即使命中海馬斯100米外的空地,破片和衝擊破也能報廢海馬斯的發射車,俄軍就這麼一輛一輛點殺發現的海馬斯。雖然成本高了,但如果能摧毀整套海馬斯發射車依然是賺,於是俄軍現在見到海馬斯就上伊斯坎德爾,導致海馬斯被打的幾乎銷聲匿跡。
在這次的庫爾斯克反擊戰中,伊斯坎德爾的使用同樣讓烏軍攻勢遭到了嚴重的挫敗。這俄方電報群宣稱擊退進攻後,俄軍發現大量被燒毀跟遺棄的烏軍裝甲車,至少有三輛美式s裝甲車。
烏軍投入戰鬥的據稱有第47機械旅和95空軍旅,但在進攻開始前,他們的營地遭到了伊斯坎德爾的襲擊,估計損失慘重。
接下來我們要關注烏軍可能還有後手,可以看到烏軍發起的新一輪庫爾斯克攻勢已經失敗了,但烏軍還有幾個旅的預備隊有能力再來一把。
雖然從軍事角度這是完全不合理的,正常人都想得到烏軍應該把預備隊投入波波克羅夫斯防線阻擋俄軍進攻,但現在為了得到美國的援助,把僅剩的這點預備隊投入本不該投入的地方,不敢想像這是2025年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