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法德外長和敘新領導人艾哈邁德·沙拉
本期話題,德國外長穿着防彈衣和法國外長訪問敘利亞,撂下兩句話,要求敘過渡政府做出選擇。2025年年初,歐洲「兩兄弟」也是忙忙碌碌,哪裡都想去一趟。
1月3日,德國外長貝爾伯克和法國外長巴羅到訪敘利亞大馬士革,訪問了這個剛剛經歷政權更迭,目前仍舊處於動蕩期和變革期的中東重要國家。並與敘新領導人,HTS的艾哈邁德·沙拉,以及敘過渡政府的外長希巴尼會見。值得一提的是,據說貝爾伯克還是穿着防彈衣去的,頗有一股「火線勸降」的味道。
顯然,他們在這個時候去往中東的目的已經很明顯了,第一,探路。因為這兩位是敘利亞政權更迭之後,首次訪問的歐盟國家官員。第二,當說客。
因為在訪問的過程中,德國外長貝爾伯克說了兩句話,不輕不重,但恰到好處。
貝爾伯克第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她說:「歐洲願支持敘利亞走向和平,但敘利亞的美好未來需要包容性的權力和平移交、和解和重建,而敘所有民族和宗教團體都必須參與其中。」
第二句話是,歐盟將努力幫助敘利亞實現「自由和安全的未來」。她強調,歐盟不會為宗教極端主義提供資助,能否解除對敘利亞制裁取決於敘政治進程。
簡單說一下,這兩句的意思很明確,就兩個關鍵詞「敘新政權要有包容性」「敘新政權不要做宗教極端主義」。
圖為敘各派領導人會晤
熟悉嗎?因為去年12月,美國派出的代表團到敘利亞也是這麼說的,「敘利亞過渡政府需要有包容性,要容納各個政治派別和團體」。這件事,沙拉最近也一直在做,因為他已經召集敘各派別領導人會面,準備收繳「天下之兵」,組建統一的軍隊。所以,先不論西方這些說客的出發點如何,單就敘利亞的和平和未來而言,通過談判手段收回各個武裝派別手裡的槍杆子,組建一支聽從中央政府的國家軍隊,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但問題是,這個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的。敘利亞的武裝派別長期存在,這是一個老毛病了。就算沙拉是久病成醫,要治療這些頑疾也要下一番功夫。而這裏面還有兩個關鍵要素,其一,是HTS要擁有能夠完全壓制各個反對派武裝的軍事實力;其二,是HTS要有足夠的錢,才能收買人心。
那目前HTS有沒有這些東西呢?從沙拉最近的一系列動作來說,應該是沒有的,因為他的軍事實力強大到一定程度,就不需要談判,直接打服了就是。至於資金,阿薩德倒台之後雖然也留下了大概2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和25.8噸的黃金,但是這點錢對於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敘利亞而言,只是杯水車薪。
圖為法國「陣風」戰鬥機
因此,沒錢沒槍的HTS只能藉助外來力量。所以,德國、法國的外長來了,帶着歐洲的誠意,也帶着歐洲的警告。其實最近這段時間,美國、烏克蘭、包括德法兩國,到敘利亞去都是一手大棒,一手大棗。都是要沙拉和HTS做出選擇,到底站哪邊。
而且,法國在2024年12月29日的時候,也在敘利亞秀了一波存在,派出「陣風」戰鬥機和「死神」無人機,對敘中部的兩處極端組織的據點進行了打擊。後來法國防長勒科爾努表示,這次行動是在國際反恐聯盟框架下進行的,並獲得了議會授權。
這就是說,西方可以藉助打擊極端主義的名頭,隨時派遣軍事力量進入敘利亞,而且誰是極端主義只能由他們說了算。
就這麼說吧,現在的敘利亞新政權,就是風箱里的老鼠,兩頭受氣。但同時又是還沒長大的樹苗,兩邊都護着。因為土耳其外長費丹在美國代表團訪問敘利亞之後也到了大馬士革,這很明顯就是在警告並拉攏HTS。
圖為敘前總統阿薩德
而德法兩國代表歐洲向敘利亞傳遞自己的聲音,也讓這個問題產生了新的變化。那就是西方在敘利亞壓上的籌碼又多了幾分,此消彼長之下,阿薩德倒台最初的贏家土耳其,就顯得勢單力孤。畢竟,雖然同為北約國家,土耳其和歐洲以及美國在該地區的利益並不一致,甚至還有衝突。
所以現在敘利亞問題的新變化就是,美國和歐洲部分國家已經組成聯盟,準備對土耳其虎口拔牙,而HTS似乎也有意識地倒向西方。值得注意的是,敘利亞反對派武裝HTS近期表現出倒向西方的跡象,這背後不僅是西方國家的影響力擴張,更是土耳其對HTS影響力逐步減弱的結果。
圖為烏外長訪問敘利亞
未來,HTS向西方靠攏的可能性很大。首先,從實際利益的角度看,西方國家能夠為HTS提供更多的資源和支持,例如烏克蘭外長訪問敘利亞的時候,就傳達了澤連斯基的意思,將向敘利亞運送的糧食援助,以及歐洲市場對於敘利亞反對派的經濟和外交支持。這些好處直接滿足了HTS在國際化和維繫自身生存上的訴求。其次,西方國家更為強大的輿論環境,能夠為HTS提供更有力的政治支持,從而提升其在國際社會中的影響力。這使得HTS逐步擺脫土耳其的影響,成為西方遏制土耳其和俄羅斯的一顆重要棋子。
如果HTS徹底倒向西方,土耳其將面臨更加複雜的局勢和戰略抉擇。第一種可能性是土耳其直接出兵,扶植敘利亞北部的親土耳其反對派武裝,將其打造為一個「獨立國家」。這種做法可以確保土耳其在敘利亞的邊界安全,同時對庫爾德武裝和HTS形成直接對抗。事實上,土耳其在敘利亞問題上的核心利益之一就是防止庫爾德武裝力量的做大,而HTS若徹底倒向西方,很可能進一步加強西方對庫爾德的支持,這顯然是土耳其最為擔心的局面。
圖為土耳其軍隊
第二種可能性是土耳其與俄羅斯、伊朗展開更加緊密的合作,以共同對抗西方的滲透。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對平衡各方勢力具有重要作用,而伊朗則以其在敘利亞的代理人武裝為依託,對敘政府提供了穩定的支持。土耳其如果與俄伊通力合作,可以形成一種制衡局面,同時也能在多邊博弈中維護自身利益。
總而言之,不論哪種策略,土耳其都將面臨巨大的挑戰。一方面,HTS倒向西方會讓土耳其的地區戰略面臨巨大壓力,甚至可能引發敘北部局勢的進一步惡化;另一方面,與俄伊的合作可能讓土耳其的外交政策更加被動,不利於其在西方國家中的國際形象。這場圍繞敘利亞的博弈,已經成為中東複雜局勢的縮影,而土耳其的選擇將對未來的地區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敘利亞是幾個大國利益的交匯點,因此無論前期怎麼樣,現在各方都不會放棄對敘利亞未來的掌控。